手機看文章
摘要:城市規劃確實能夠起到點石成金的作用,隨著規劃方案的實施,會讓一些原本極為普通的地方發生質變。但需要提醒的是,規劃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調整的可能,所以購房者不能把它作為唯一的價值判斷標準。
規劃概念推漲房價
重大規劃能夠推漲房價,這樣的案例一再出現。
這樣的故事在上海的房地產市場一再上演,最近一次輪到了閘北區。近日,關于靜安、閘北兩區合并成為新靜安的消息得到官方確認,閘北區二手房市場上立刻有了反應,諸如漲價、惜售現象頻出。上海鏈家柳營店的業務員反映,一套此前報價450萬元的明園森林都市二手房,房東得知閘北將要并入靜安的消息之后,立刻要求撤單;該小區一套三房,原本掛牌價為530萬元,在兩區合并消息公布的第二天一大早,就致電中介要求將掛牌價提高到550萬元。而閘北區另一個小區慧芝湖的賣家,更是將掛牌價來了個“三級跳”,此前掛牌價為960萬元,在得到兩區合并消息之后,連續兩次加價,提高到980萬元。更有甚者,有業主一次性加價80萬元而嚇跑了買家。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在今年6、7月份,因“北京城市副中心”概念而火起來的通州房地產市場著實惹眼,新盤在短短兩個月內加價普遍在5000元/平方米以上,多個樓盤則實施了“捂盤惜售”策略,封盤等待大漲之后以便能賣出更高的價格。
城市規劃緣何能夠得到市場認可,并使得房價出現大幅上漲,其主要在于人們的預期發生了改變。上海鏈家市場研究部總監陸騎麟表示,閘北和靜安在經濟發展、樓盤檔次、商業配套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兩區合并使得閘北區部分業主產生了“攀上枝頭變鳳凰”的心理,因而出現了漲價、惜售的情況。而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隨著規劃的落定并實施,區域內包括基礎設施、商業配套、交通、教育等都會得到改善,從而徹底改善了區域內的地段價值,這也會促使房價大幅上漲。
四類規劃力度最大
不同類型的城市規劃,對房價的影響各不相同。
專業人士分析指出,不同類型的規劃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其投資規模,以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等,都會有著明顯的區別。下面我們將針對不同類型的規劃,來進行說明。
國家戰略規劃
【影響力】★★★★★
國家層面的城市規劃,無論從影響力度、持續時間以及影響范圍等方面來說,應該是最大的,具體案例有海南國際旅游島、海峽西岸經濟區、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等等。
2010年初,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正式拉開序幕。國際旅游島規劃使得海南島成為開發熱土,也導致土地價格一路飆升,規劃方案宣布之后,海南島的地價在短短數月之內翻倍。近年來,包括萬達、碧桂園、萬科、保利等眾多知名開發商云集海南島,開發了大量項目。此外,海口、三亞等海南核心城市的房價也一路上漲。
對于此類規劃,影響最大的核心節點城市。這類規劃惠及的是整個區域,但核心節點城市獲得的投資比例相對要大得多,比如海南的海口、三亞兩個城市;或者近期公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區中的唐山、張家口、德州等城市。
功能區規劃
【影響力】★★★☆☆
功能區的建設,在改善區域內城市基礎設施的同時,還會導入產業,從而徹底改善區域面貌,地段價值得以大幅提升,比如上海虹橋商務區、浦東自貿區規劃等。
虹橋商務區于2009年9月份首次對外公布。根據規劃和功能定位,虹橋商務區建設將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區,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區之一。規劃實施之后,虹橋商務區立刻成為開發熱土,地價出現大幅攀升情形,如在2013年地價漲幅超過70%,同時房價也一路上漲,這一年七寶板塊房價翻番。
重大市政項目規劃
【影響力】★★☆☆☆
重大市政項目規劃能夠帶來實際利好,所以也能提升地段價值。此類規劃最為常見,也受購房者關注,比如軌道交通等等。
軌道交通可以改善交通狀況,從而帶動區域發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海莘莊。上海軌道交通一號線的終點站莘莊鎮,原是一個不起眼的鄉間小鎮,1992年的時候面積僅2平方公里。1995年后,隨著上海地鐵1號線的全線建成通車,城市化面積超過了10平方公里,而莘莊的房價,自然是上海外環線附近最高的板塊。
類似的情形還有包括一些小型功能區規劃,比如濱江帶規劃,使得盧灣黃浦江沿岸發生了大變化,又之前的老廠區搖身一變為文化博覽、創意產業、商務辦公功能區,同時也成為高端住宅集聚區。
勿過于迷信規劃
規劃不是萬能的,同時規劃也存在調整的可能,所以購房者不能過于依賴規劃,并將其作為置業或者投資的唯一判斷指標。靠規劃投資失敗的案例真實存在。如在上世紀90年代,廣西北海的房價被炒到突破了1萬元/平方米的大關,沒有多久便降到1000元左右每平方米,致使不少投資者傾家蕩產。
此外,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介入的時機也很重要,如果太早,會面臨巨大的時間成本。據了解,一項重大規劃,從立項到最終公布,中間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可行性研究、論證等工作,因此過早介入,即使最終得以實現,但也需要等待極長的時間。如海南國際旅游島規劃,早在2002年6月就進行了建立的可行性研究,最終宣布已經是7年之后的事情了。
獲取規劃信息的渠道主要包括報刊、電視等公開報道。一般情況下,一項重大規劃在出臺之前,都會被公開報道出來,尤其是一些有利于城市發展的規劃項目,通常會通過新聞載體廣而告之。只要平時留心,總會了解到此類信息。此外,還可以通過政府網站,如國土規劃局的官方網站等公開渠道,也能了解到一些規劃信息。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規劃的出臺,不僅不會對房價的上漲起到促進作用,反而會起反作用。比如有些道路擴建規劃,將商業街變為城市快速道路,或者出于建設需要而將學校遷走,這些變化都會使得周邊住房的附加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