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煤企負債累累,煤炭經濟江河日下。大同曾經“因煤而興”,如今卻“因煤而困”。政府為緩解企業債務壓力而施行的一系列舉措可謂用盡“洪荒之力”。

煤炭工業
去產能化是改變山西煤產業發展“窘境”的重要出路。然而,煤炭去產能面臨著“資金鏈緊張”和“職工安置”兩大困難。
針對“資金鏈緊張”問題,山西各大優質煤企開展“百名行長、經理進煤企”活動。8月18日,47位金融界老總走進同煤集團,進行調研,以此加強銀企互信,加大銀行對優質煤企的扶持力度。
關于解決“職工安置”問題,8月12日,山西省新出臺的《關于做好化解煤炭鋼鐵行業過剩產能職工安置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了12種鼓勵政策來解決煤炭職工的安置問題,支持企業內部分流和職工自主創業,并為煤炭職工發放創業、培訓補貼。
同煤今年將關閉3座礦井

同煤集團
小編了解到,為盡快完成煤炭行業去產能化目標,山西今年預計將退出2000萬噸煤炭產能。同煤2016年預計將關閉3座礦井,化解煤炭產能375萬噸,分流安置6000人。這些煤礦大多數資源接近枯竭,比如同家梁礦于1938年鑿井,2008年時核定年產能為300萬噸,如今已進入衰減期。“十三五”期間,大同擬關閉退出17座礦井,化解煤炭產能1545萬噸,分流安置 1.5萬人。
同煤職工分流安置計劃
一是通過關閉礦井提前內退分流安置一部分,內部消化整合一部分機關科室人員、后勤保障人員等。
二是通過建新礦、產能置換分流安置一部分。同煤集團2016年將以塔山、同忻千萬噸級高效礦井為模板,打造11座千萬噸級安全高效礦井集群。一部分職工將向同忻、塔山等礦井分流。
三是通過轉產轉型分流安置一部分,根據職工年齡、學歷等自身情況,轉崗到物業、機電等其他行業。
煤炭轉型關系著20萬同煤職工以及70萬家屬的生計問題。然而,煤炭深陷寒冬已有數年,短期煤價回升,難解行業困境。唯有去產能,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可解大同煤炭之困境!
相關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