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成了一個又一個新型保障性住房小區,一大批祖祖輩輩過著“打炭、生火、燒爐子、睡火炕、擠旱廁……”生活的人,住上了嶄新的樓房。
在規模宏大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大同市上至市委、市政府,下至普通管理者、建設者,都千方百計將工程做成民心工程、民有工程、民樂工程和民富工程,努力做到“四個結合”。
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名城保護有機結合,把民生工程辦成民心工程。大同市保障性住房建設始終貫穿執政為民、民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堅持規劃建設的高標準,讓保障性住房成為受益群眾改變人生、創造新生活的新起點。
二是民生改善與城市品質提升有機結合,把民生工程辦成民有工程。大同市保障性住房建設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同時考慮到城市棚戶區和工礦棚戶區群眾的承受能力,實施了特殊的惠民政策,概括起來就是:零成本以舊換新,優惠價保障住房,成本價以小換大,限制價讓利于民,市場價求大求好。
三是商品房開發與保障性住房建設有機結合,把民生工程辦成民樂工程。保障性住房在設計標準上,我市要求規劃設計單位按國家建設標準,滿足冬至日至少兩小時的日照要求,嚴格控制容積率,寧可多占用一點土地,多花一些錢,也要把安置房建成百姓的幸福家園。
四是御東新區開發與舊城改造有機結合,把民生工程辦成民富工程。大同市保障性住房建設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元籌資、整體創新,在御東開辟新區,利用土地成本開發較低的優勢,加大開發力度,變“死錢”為“活錢”,集聚資金用于舊城改造棚戶區,讓老百姓實現多年夢想,在黃金地段擁有一套樓房,增加百姓的家庭財富,使民生工程成為民富工程。
上一篇:大同市攜四個優先棚改政策力建五臟俱全小城鎮
下一篇:大同市政府懷揣建設藍圖實現新舊之城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