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概況
根據《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和《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切實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通知》(晉政發[2008]2號),為了解決大同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和居住質量,大同市人民政府擬進行廉租住房建設任務的組織實施。
擬在大同市同泉路南側建設同泉路南側廉租住房建設項目二期,該項目規劃建設8棟小高層住宅樓及其配套商業、配套公建、幼兒園等設施,工程總建筑面積114757.80平方米,廉租房建筑面積74871.04平方米,共856套。
其中:(1)地上建筑面積95343.56平方米,包括:①住宅建筑面積74871.04平方米,其中:小高層住宅74871.04平方米;②商業建筑面積15314.98平方米;③配套公建建筑面積2822.04平方米;④幼兒園建筑面積2335.50平方米。(2)地下室建筑面積19414.24平方米。項目總投資27696.43萬元,所需資金由市政府配套資金9696.43萬元;申請銀行貸款18000萬元解決。
二、工程主要環境影響分析及擬采取的治理措施
(一)施工期主要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治理措施
1.施工期對生態環境影響
主要是場地開挖對植被的破壞,以及對土地的擾動作用并引起水土流失。
貫徹預防為主的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按照環境管理規章制度,聘請具有環境監理資格的人員對施工期進行全過程環境監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糾正,并要定期以書面形式(施工環境保護監理報告)向有關部門匯報,其內容主要是落實施工方是否嚴格執行了施工合同中的有關環境保護措施。
合理設計,盡量減少不合理占地。施工全部在施工場地進行,嚴禁將工程機械、地面剝離物及建材等停放或堆放在施工場地之外,不得隨意侵占周圍土地。注意施工期挖填方的平衡,并按照“邊挖邊填”的原則,盡量減少堆放量,以防加劇水土流失。建筑垃圾及時清運,施工結束后要及時清理施工現場,盡快將場地進行硬化和綠化,使生態環境得以最大程度地恢復或補償。
2.施工期對環境空氣的影響
施工期對環境空氣的影響主要是:包括地基、路基開挖土石填方揚塵,以及車輛運輸揚塵和汽車尾氣排放的CO、NOx、烴類等污染物。為最大限度地減輕工業場地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特提出以下防治對策:嚴格施工現場規章制度,避免人為揚塵產生。施工場地定期灑水,防止浮塵產生,在大風日加大灑水量及灑水次數;在施工現場周圍設置高于1.8米的圍檔。運輸車輛進入施工場地時低速行駛,或限速行駛,減少產塵量。
施工場地內運輸通道及時清掃、沖洗,以減少汽車行駛揚塵。在車輛經常出入的出口內側鋪設長度大于25米、寬度與出口相同的混凝土路面,并在出口處設置車輪沖洗設備及相應的排水和泥漿沉淀池,清水回用。多塵物料均用帆布覆蓋,避免起塵原材料的露天堆放。
施工機械和車輛燃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高熱值清潔燃料,盡量減少車輛廢氣污染物的排放;施工人員做飯采用清潔燃料以降低其污染對周圍空氣環境的不利影響。
3.施工期對水環境的影響
施工廢水主要為施工設備的配料廢水和施工人員排放的少量生活污水。攪拌機等施工設備產生的泥砂廢水應設置多個沉砂池處理后循環使用。為了防止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散排對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評價要求必須做好施工期排水工程,先行建設場區內的化糞池,然后委托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處理,做到不對外隨意排放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環境。
4.施工期對聲環境的影響
施工噪聲主要來源于土建和安裝過程中的施工機械如推土機、裝載機、打樁機、挖掘機、混凝土攪拌機等,這些聲源屬突發性非穩態機械噪聲,其中尤以打樁機影響強度最大,且伴隨振動,其他設備強度次之,但影響時間較長。一般施工機械噪聲級晝間影響范圍可控制在40米范圍,夜間可影響至150米范圍。
上一篇:大同市推進保障房建設實現低收入家庭住房美景
下一篇:大同市御東安置小區宜居環境綻放城市和諧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