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是第41個世界環境日,2012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綠色經濟、你參與了嗎?”為呼應這一主題,國家環保部確定中國主題為“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世界主題旨在號召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低碳生活,節能環保,綠色消費。中國主題更加強調生態環境惡化和能源危機日益突出的形勢下,充分認識推廣綠色消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呼吁人人行動起來,在全社會大力推廣綠色消費,推動綠色發展。
2012年3月27日,大同市隆重召開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動員大會,明確在“十二五”期間,大同市力爭成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這是大同市環境保護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市人民密切關注的一件好事,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向世人展現大同的環境魅力,讓全市人民共享宜居、利居、樂居的生態環境。
一、發展綠色經濟,必須大力提升環境質量。
綠色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經濟形式,是產業經濟為適應人類環保與健康需要而產生并表現出來的一種發展狀態。
綠色經濟指能夠遵循“開發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動力、協調一致、宏觀有控”的原則,并且得以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綠色經濟強調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一體化發展,它可以引導產業結構的優勝劣汰。包含著環境友好型經濟、資源節約型經濟、循環經濟的取向和特征。
發展綠色經濟,改善環境質量必須做到削減存量,擴充容量,控制增量。“十二五”期間,污染減排約束性指標在過去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兩項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氨氮、氮氧化物、煙塵、粉塵四項,減排任務十分艱巨。毫不松懈地推進污染減排,必須以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管理減排、技術減排等措施倒逼減排目標的實現。
二、參與綠色消費,必須大力改善生態環境。
綠色消費即節能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綠色消費是在社會消費中,不僅要滿足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還要滿足子孫后代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它的含義一是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置,不造成環境污染;三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盡量選擇無污染、無公害,有助于健康的綠色產品,把購買綠色產品作為一種時尚。
綠色消費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是加快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的必然要求。
我們要堅持生態立市、環境優先的發展戰略,將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一起推進,把大同市建設成為市在樹中,樹在路中,人在花中,鳥在空中,魚在水中的生態城市。要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低碳經濟,加快城鄉生態一體化發展進程。要以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為契機,深化“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賓館、綠色企業”創建工作,營造人人關心環境,人人參與共建的良好氛圍。
四年多來,大同市共投入資金30億元用于道路改造和園林綠化工程。道路林帶建設工程,先后建設了同左路、南環路及東西延、西環路、御河東、西路、文興路、云中路、魏都大道、興云路、文瀛路等道路林帶建設工程,總面積為460萬平方米,林帶寬度為30-100米。
公園綠地工程,先后完成了御河生態林二期、永泰航空廣場、白馬城觀光園綠化工程、北魏鹿園、大同公園、平旺公園、口泉公園改造工程、智家堡森林公園在原130萬噸的垃圾山上建成,總面積為30萬平方米,栽植了油松、國槐、喬木等1.12萬株。花灌木4萬株,地被植物8萬平方米,草坪2萬平方米。十里河森林公園是在原260萬噸粉煤灰垃圾場的基礎上建成的,現栽植各種樹木10萬株,占地70萬平方米。
御河蓄水綠化景觀工程320萬平方米,口泉植物園項目70萬平方米,文瀛湖景觀工程80萬平方米,御河及十里河濕地公園270萬平方米,北魏明堂遺址公園項目10萬平方米,動物園和兒童游樂園130萬平方米,萬畝采涼山森林公園,千畝梓家村森林公園。東城墻環城公園總面積45萬平方米,云岡大景區46萬平方米,云岡峪綠化面積266萬平方米。生態綠化建設基本形成大環境綠化為基礎,以城市道路綠化為“網”,街頭、公園、廣場公共綠地位“面”,以單位庭院和住宅小區綠化為“點”,點、線、面相銜接的綠地系統。截至目前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分別達43.42%,38.6%和11.89平方米,努力把大同市建設成為天藍水碧、生態宜居、寧靜潔凈的綠色家園。
三、堅持生態立市、綠色轉型,必須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
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是反映一個城市生態文明程度最為顯著的標志,體現了城市的總體發展水平。創建環保模范城市需要我們攜起手來,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生活細節做起,帶頭節約能源和資源,帶頭愛護和保護環境。通過創模,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改善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提升城鄉居民的生活品質,讓全市人民共享創模的成果;通過創模,要積極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環境,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和諧。
綠色經濟有你參與,更加精彩;綠色消費有你參加,更加和諧;綠色成果有你共享,更加幸福。讓我們給力污染減排,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強化社會監督,推動轉型跨越,以生態文明為抓手,加快“三名一強”建設步伐,共建宜居、樂居、利居的大同世界。
上一篇:建設精品綠化工程 狠抓進度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下一篇:轉型發展 綠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