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媒體,相關人士爆出的山西國資委部分領導干部超標準低價購買下屬企業自建“商品房”,引發輿論對國資監管的特別關注。
據悉,此次曝光涉及的國瑞苑高層住宅樓于2007年建成,總建筑面積70203平方米,單套面積為140-265平方米;分地上地下29層,共336套,都分配給山西國資委的領導干部和省屬國有企業領導,山西國資委處長級住宅面積達265平方米。而根據2005年山西省《關于清理糾正領導干部多占多購住房的規定》通知,公務員住房建筑面積控制標準不能超過220平方米。
國瑞苑這一帶是山西“十二五”規劃的“萬商西進”地段,最近3年此地房價已飆至10000-15000元/平方米,而在2006年僅僅5000-6000元/平方米左右。
對于上述對比數據,康楣生的說法是,此樓盤是以2006年房款均價2950元/平方米預售的,當年山西商品房均價為3050元/平方米。他回憶說,2006年下半年開始,山西國資委開始與上述投資公司協商“團購”,且全體干部職工按照自愿購買的原則購買。
6月2日,山西國資委宣傳部、群眾工作處康楣生處長對《華夏時報》記者強調,國瑞苑是“團購”的商品房,土地是通過轉讓過來的,希望各級領導前來監督、調查。
而記者來到商賈云集的山西省太原市長風街平陽路口,在此路口,國瑞苑與國瑞大廈毗鄰而居。附近閑聊的多位出租車司機對記者表示,山西國資委官員只要拿2500元/平方米,就能住上290多平方米的豪宅,比老百姓的保障房還要便宜(山西太原保障房目前為4000元/平方米左右)。
而6月2日,康楣生告訴記者,“我們拿到的資金,是為了支持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這些項目國家已經立項。”“國瑞苑是2007年10月被授予"建筑節能試點示范建設項目",這些項目是財政部補助,專門用來污水處理。”康楣生對記者強調。
“國資委已出臺"新規",如果山西國資委碰到了,比照"新規"執行就是了,但我們是政府部門,和山西國資委是分開的,應該他們上報問題材料上來,通過討論后去調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不愿具名人士告訴記者。
據知情人士透露,相關地塊原屬山西省企工委即山西省國資委的前身,應當不存在土地轉讓問題。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稱,這是典型的鉆政策空子的行為,禍起權力下放。
“此前無章可循,如今對各地指導監督要比照著法律來執行。”國務院國資委監察部相關人士說。
對于山西各部門的相互推諉,顧云昌有不同的看法,山西國資委一家說了不算,不可能自己給自己辯解,不管國瑞苑這塊地是轉讓還是劃撥,山西國資委打了政策的擦邊球。
“國瑞苑的土地是山西省委企業工作委員會電教中心轉讓而非劃撥。”康楣生強調,轉讓就是建設商品房,而劃撥土地一般是建設經濟適用房。
康楣生表示,我們已經收集相關材料,上報給山西省紀檢委、監察部等,讓他們來協助調查這個事情。山西紀檢廳、監察廳兩部門的說法幾乎雷同,稱要得到上面的通知,如山西省辦公廳或者財政廳等部門聯合發文,才能去調查。
國瑞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郭躍進對新華社記者說,國瑞苑的確是山西國資委的住宅樓,并非經適房,而是商品房。新華社記者查看國瑞苑《土地使用證》等材料,土地性質為“出讓”,證實了其商品房性質。
據知情人士透露,上述山西企工委就是現在的山西國資委的前身,土地不存在轉讓。山西國資委的網站顯示:“國瑞苑”商品住宅項目的前身是原山西企工委所屬的電教中心。
“問題就出在這里,不管是轉讓還是劃撥。如果是轉讓,山西國資委更不能團購。”顧云昌說,有規定不允許國家公務員團購商品房,如果是劃撥的土地就是建保障房,更不能給山西國資委的政府官員。
“推諉是否與山西國資委多元化經商有關不好講,總之山西國資委最近比較忙。”山西有關官員說。
上一篇:炫富廣告語間接折射了現實購房者間的貧富差距
下一篇:亞運城深陷“質量門” 現在看不清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