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膠囊公寓”的治理,其實今年2月1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臺的《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便已正式施行,辦法中寫明了“出租房屋不得進行隔斷”、“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于當地政府的最低標準”等多項規定。然而記者獲悉,這一新辦法在現實操作中很難執行。
南京市江寧區天元中路上的21世紀現代城內,一幢200平方米左右的躍層公寓,竟被房東隔成了19個房間,然后出租給了30多人,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這絕對是南京最牛蝸居,我們已經向物業反映了很多次,但就是不見成效!”這位小區居民憤憤地說。
接到居民反映之后,記者趕到了江寧區21世紀現代城小區,在知情者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他們所說的“南京最牛蝸居”,也就是該小區38幢1單元602室。由于房門無法喊開,記者只能在附近住戶家中走訪,每當談起此事,該小區居民無不搖頭。
樓下一位居民反映,他們小區在江寧也算是一個高檔小區,不少居民樓的頂樓都是6樓躍7樓的200平方米左右大房子。“小區內出租房多了,但是從來沒有見過這么改造房間的,一套房能供30多人群居,這在南京實在罕見!”說完這些,有居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這套房子200平方米左右,被分割成19個房間后,除去過道和墻體,每個房間的面積應該不超過8平方米,而分攤到每個租客頭上,面積更是少于6平方米。所以這樣的出租屋,應屬‘南京最牛蝸居’了!”
“這樣的房東恐怕是想錢想瘋了,他根本沒有考慮租客的安全,一套房子被分割成蟻窩一般,萬一出現火情,樓上租客恐怕逃生都有危險,我們就是不考慮這些租客成分和小區治安問題,那么難道非要等這些群租戶出現危險才會有人重視?”一位居民對于小區物業視而不見意見頗大。
有居民指出,出入這套群租房的多是一些年輕女孩或小伙,他們多是白天休息半夜回家,每次上下樓梯咚咚作響,有精力充沛的小伙姑娘半夜回家洗澡唱個不停,噪音讓鄰居根本無法正常休息。
現場探訪
到了7月13日下午2點,因為該“最牛蝸居”有一年輕女租客出門,記者才得以進入,發現6樓客廳臥室早被打通隔成了密密匝匝的10個房間,所留通道也只能一人正常通行,樓上的9個房間也是房門靠著房門,一旦有租客正常開門,另外一個房客必須等待才能出門,萬一該樓發生火災,至少樓上租客逃生幾率甚小。
記者留意到,這些被隔開的每個房間都被裝上了防盜門,室內無法透光的小窗戶,也都是不銹鋼防盜窗。或許房東早已考慮到如此眾多租客勢必擾鄰,還特意在所有租客必經的進戶防盜門上寫上了“請隨手關門,謝謝!上下樓梯不得喧嘩”等字樣。而在房東制定的住戶公約中,第一條明確指出,租住人員必須服從現代物業公司管理;第五條則是,不得舉行噪聲大的聚餐或聚會等;第九條標明了,晚上10點以后,電視機、計算機等喇叭的音量減半,任何行為不得影響鄰居,如多次遭兩個無利害關系鄰居投訴,且多次勸告無效者視為違約。
上一篇:防災公園內建高爾夫球場 嚴重違反公園建設初衷
下一篇:武漢紅十字會救違規轉租災備災倉庫盈利惹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