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價地頻出的現象,21世紀不動產首席分析師常智認為,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未完成前,地方經濟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性非常大。同時,由于企業或個人手中的閑置資金找不到投資出口,都會向房地產業流動,這也就促成了當地政府和投資方,共同推動了“高價地”的出現。
工商聯房地產協會會長聶梅生告訴記者,由于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開始顯現效果,最明顯就是交易量的下降。幾大板塊的價格開始回調,像望京板塊,區域內的房屋庫存量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開發新盤很難獲得良好的競爭力,所以會有開發商陷入建設和推盤進退兩難的境地。
聶梅生表示,2011年并不是升值很快的地塊,而且樓盤的積壓比較多,庫存量比較大。這種情況之下,開發商不敢再增加庫存。而在分析師常智看來,為了規避售樓又不賺錢的尷尬,像大望京一號、東升鄉薊門橋高價地項目,甚至鋌而走險,冒著有可能違反國土資源部《閑置土地處置辦法》的風險,選擇“冬眠”,或者盡量減緩開發速度。
常智說,開發的速度主要取決于三點原因,第一,現在開發產品出來賣不是好時機,因為它不夠成熟,可能發展商會傾向于持有土地,過兩年等區域成熟以后,土地價值上升了以后他才開發。第二,資金方面會有一個問題。第三,現在還沒有對土地的產品定位,找出最佳、最理想的方案。這幾種因素都可能會導致開發商延后開發。
常智認為,現在開發商也受到限購,還有市場調控的壓力,本身它的資金回流也陷入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那么,政府是不是也考慮到目前這樣的情況,所以也沒有加大力度整治。聶梅生認為,要解開地產企業利用巨額地價,制約政府整治土地的問題,必須從土地的交易方式上,拆開政府與企業的巨額資金關系。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說,這屆政府把70年的土地出讓全部賣了,然后錢一把收回來,老百姓也不必去承受70年的租金這么痛苦。一年一年地收房產稅,這樣就回歸到一個正常的、理性的軌道,高價地的增加問題就可以從根本上得到一些制度上的解決。將一次性交付的70年土地出讓金,轉變為逐年繳納的房產稅,才能降低一次性土地交易給地方政府帶來的誘惑,避免地價上漲和高價地的產生。
高價面粉必然帶來高價面包,就在2011年以前,幾乎所有的地產商對此都深信不疑,不但房地產企業瘋狂拿地,就連一些從來都沒有經營過房地產業務的企業也擠進來想分一杯羹。于是,在過去的兩年中,北京高價地頻出。但是隨著調控手段進一步嚴厲,特別是2011年北京執行的限購以及金融機構的限貸政策,大部分投資需求被擠出。
看來,瘋漲了10年的房價,終于被栓上了韁繩,而對于那些拿到高價地的開發企業來說,也該調整一下自己的市場策略了。而現階段房地產調控,雖然能遏制高價地的出現,卻對于整治以往高價地閑置的問題,起了消極的作用。
上一篇:北京市多塊高價地至今未迎娶未婚妻引業界爭議 
下一篇:中鐵二期項目交房即遇滲水季 縫補至今仍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