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佛教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這種文化的傳承與五臺山獨特的地質、地貌珠聯璧合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天人合一的獨特景觀,從這一個角度考慮,深入挖掘五臺山地質價值的任務擺在了面前,拆遷也成了最大的問題。
通過申報世界自然和文化混合遺產,不僅促使五臺山自然與文化整體價值得以體現,爭取早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從2004年2月,我省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了五臺山申報世界自然和文化混合遺產的申請,從此開始了漫漫五年艱辛的努力,開始了艱苦細致,只爭朝夕的奮斗。
五臺山“由于過去認識不到位,雖然當時旅游產業迅猛發展,但核心保護區內的盲目開發、錯位開發、超量開發現象時有發生”。到2004年,五臺山核心景區臺懷鎮已是“店鋪比肩、館舍林立,出現了鬧市化、商業化、人工化、社會化四大傾向”從某種意義上說,五臺山的拆與建斗爭早已持續了20多年。
拆遷錯綜復雜
山西省建設廳作為五臺山申遺工作牽頭部門,作為重中之重工作來抓,申遺工作組的同志們更是搞調查、摸情況、出主意、想措施、抓落實、重督促,先后組織各種座談會、匯報會、協調會、論證會120余次,派專人將五臺山申遺文本赴法國巴黎報送世界遺產中心。當年,全球范圍內受理41個世界遺產提名地的文本,經審查,31個通過,五臺山入圍。
搬遷、植綠、修路、維護、建移民商住區、游客接待中心等八項重點工程。當地數百家單位、上萬人的搬遷,則是擺在副廳長任在剛小組成員面前的最大困難。據當地居民估算,拆遷戶的損失,“最少上千萬元”。這是一個無法畫就的等號。
一期工程,涉及466戶,其中,單位25個、居民129戶,違章建筑275戶,拆遷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該工程到3月10日已經結束。申遺的二期工程,包括臺懷鎮核心區內新臺懷等9個村莊的832戶居民,拆遷面積31萬平方米。整個拆遷到2010年全部結束
搬遷中,因錯綜復雜的環境,造就了錯中復雜的處理,搬遷工作整整協調兩個月,難度大,任務重,他們只能夜以繼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對待。他們堅定地說,這次申遺活動是屬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是全人類的珍寶。讓人感到厚重和擔負,這是我們辜負不起的歷史和文明之重,因此再難我們也要往前闖,再累也要往前沖。
建設不留遺憾
五臺山展示中心、游客中心位于五臺山新旅游服務基地金崗庫鄉大甘河村,主體建筑已于2010年完工。其建筑面積均在1萬平方米以上,其面積之大、功能之全在全國范圍內也屬罕見。
其中,擬投資1500萬元的展示中心將主要通過照片、文字、影像、動畫以及人工介紹充分展示五臺山獨特的地質資源和寶貴的歷史文化,擬投資2000萬元的游客中心是集門禁、安檢、休閑、醫療、購物、咨詢以及旅游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大型游客集散中心。
接到任務,小組成員們義無反顧,集中全力投入到每項工作監督中,為做到萬無一失,在招標中一、他們首選大型國營企業因為實力強、技術過硬、施工能力完善。二、選擇資金能力的施工企業,先墊付后結算。在施工中,對運輸車輛一路大開綠燈,爭分奪秒搶時間,用任副廳長的話:“抓住機遇、面對挑戰、不留遺憾。”
上一篇:中鐵二期項目交房即遇滲水季 縫補至今仍難解 
下一篇:湛江違規開建高爾夫項目相關職權部門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