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姐告訴記者,自己住在天河區棠德南路的棠德花苑C區,這個小區曾是廣州最大的安居小區,除保障房外,該小區還有許多商品房,除了102棟9層以下的樓梯樓,還有5個單元的高層電梯樓,每層8戶。在周邊鄰居中,陳小姐發現了一戶與眾不同的鄰居——這個一樓住戶家里竟然還有二樓,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復式。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報料稱,在其居住的棠德花苑小區內,部分一樓住戶的住房看似普通,其實內有乾坤——因逼仄的空間不夠住,干脆發展地下空間,掘地數十厘米,擴展空間后再在房屋中間加個承重墻,一番折騰后,原來63平方米的狹小空間變就成了93平方米的舒適“小復式”。
蝸居掘地20厘米60㎡變身90㎡
記者近日在小區內,輾轉找到了陳小姐的這戶鄰居。在百棟樓房中,上有老下有小的林先生家表面看上去非常普通,在門口就能看見的陽臺裝有防盜門窗。但記者進入其中后發現,林先生家實為小復式單位。
進門首先看到的是客廳,出人意料的是,再往房間里面走,林先生家的地面不是平的,而是多出一個臺階,臺階下面的地面要比客廳低20來厘米。這部分下陷的地面與天花板中間,又有一層承重墻,這樣一來,林先生家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小復式。
林先生告訴記者,大概2009年住進了現在的住房。棠德花苑C區的一樓比其它樓層的空間要高些,有3.8~3.9米高,家里人口多,上有老下有下,有正在讀書的女兒,一家人擠在同一間臥室不夠住,于是把臥室的地面往地下挖了20厘米,這樣空間高度一下變為4米左右,剛好隔成上下各2米的復式結構。
林先生透露說,掘地不是自建復式房的主要難題,關鍵在于要灌注復式臥室的承重面。自己花費了10萬元左右,澆注了一個結實的復式臥室地面,足夠承重,拉上整面窗簾,就是都市版的小復式。一下子多了30平方米的臥室,自己家也就由63平方米的狹小空間變成了93平米的舒適小復式,一家人的住房問題解決了。
小復式或能多賣30萬
林先生稱,如果自己的房子售賣的話,總房價肯定比一般一樓房售價要高。就拿鄰居的房子來講,和自己家一樣,原來也是63平方米,現在準備開價90萬左右,而實際上目前棠德花苑內的房子均價在1.1萬-1.2萬/平方,“多出的30平米肯定要算進來的”,林先生稱。
林先生的說法在小區內一專做小區房產交易的房產中介得到印證。據該中介相關人士介紹,自己在小區內做中介已有一段時間,這種自己挖地建小復式的,小區內總共有四戶,集中在C3棟與C5棟,基本集中在2000年這個時段挖地建復式的,存在12年之久,因為小區大,物管方也從未對這些住戶有過“微詞”。
該名人士透露,住戶進行開挖改建時,只要向物管方交800元的裝修押金就可,物管不會不知道。之所以做出挖地的驚人之舉,主要還是出于不夠住及高房價有關。“現在房價這么高,如果可以多幾十平方,多賺點錢,誰不干啊?”
上一篇:外國墻繪藝術家拆遷現場繪制巨幅肖像畫引圍觀
下一篇:北京市西城區居民燃放煙花導致頂層起火釀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