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作顏色,錦繡龍城入畫來。隨著城鄉生態化的全力推進,一個清潔、美好、宜居的太原已氣象蔚然。一年來,太原市通過控制工業污染、改造城中村、實現集中供熱全覆蓋、加強管理等多種措施,讓市民重新感受“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宜人景象。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全速推進“綠化太原”和“健康太原”建設。
1.東山再現美景
一行行挺拔的松柏整齊地排列,側柏、五角楓、銀杏等大型喬木層層疊疊、蔚然壯觀……在東山山莊頭村、臥虎山、牛駝寨等地,大片新栽種的苗木為東山添增了別樣的風景。東山生態園經過一年多的綠化建設,目前景觀效果初步顯現。
“這里的變化真叫大!原來是一個垃圾填埋場,又臟又亂,一年四季垃圾袋滿天飛。”附近的村民郭二奎高興地說,隨著環境改善,像他一樣經常到東山林地里散步、呼吸新鮮空氣的人越來越多。東山的村民們相信,用不了多久,東山生態園將成為龍城市民的觀光園、休閑園和后花園。
太原市林業局負責人表示,建設青山綠水之城,“青山”就是要立足“山上治本、身邊增綠”,構建三大生態圈。通過三大生態圈建設,使太原的山更美,樹更多,森林覆蓋率達到23%,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2.播綠47.19萬畝
“到了2012年春天樹綠花開的時候,你站在東西山上看看,一定會讓你吃驚不小!”12月30日,太原市林業局辦公室主任郭文林說,按照太原市2011年提出的“一年造三年的林,播綠47.19萬畝”的造林總體目標,太原市政府在造林綠化上共投資1.258億元,創下了太原市林業投入的歷史最高水平,全面實現了造林預定目標。
大投入實現了大回報,一批精品綠化工程出現在了太原市各區縣:杏花嶺區的長溝片區綠化、牛駝寨片區綠化和山莊頭垃圾填埋治理景點建設均實施了高標準、多品種、增景觀造林;萬柏林區九院狼坡實現了高標準造林陽曲縣萬畝草場綠化,尖草坪區關口生態綠化等工程,基本實現一次成林。
郭文林說:“2011年太原市每畝造林成本提高到了3000多元,相當于往年每畝造林成本的10倍。往年種下的樹苗才20厘米左右,能活下來的不多,成活的樹苗甚至沒有草長得高,要形成有效的覆蓋率需要很多年。而2011年,太原市種植的樹苗在1.5米以上,有的地方甚至高達2米,成活率大大提高。”
3.河水清澈起來
潺潺的汾河水自北向南貫穿了整個市區,為了打造“綠水”之城,太原市繼續治理美化母親河。2011年,汾河景區治理繼續向南、向北延伸擴建。9月底,汾河景區南延段正式對市民開放,而景區南延補充段工程也已經基本完工。至此,汾河城區段已形成一條全長20.5公里的濱河景觀帶。
濱河景觀帶共分為四個區段,從北向南依次為:北延段、中段、南延段和南延補充段。這四個區段內的景色主題各異、亮點頻現,不僅為市民增加了一處高質量的休閑娛樂場所,而且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大氣質量。“太原的‘綠水’主要就是打造城市水系,讓清水復流,水系互通。”
上一篇:山東省將持續調控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較快發展
下一篇:太原市即將進入廉租房建設項目配租供應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