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底,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商品住宅庫存量超過了27萬套,比2011年初上漲約三成。其中,北京庫存量由2011年1月底的9.57萬套上漲至11.96萬套,增幅25%,需要消化24個月以上。同時,北京潛在新增供應壓力巨大。據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北京住宅施工面積繼續上漲,總面積達到7168.1萬平方米,按照2011年1035萬平方米的銷售量計算,消耗在建施工面積需要6.9年時間。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當前房地產業面臨的庫存壓力已經遠大于2008年,2008年去庫存共花了5個季度,但在本輪調控之下,房地產業去庫存過程將更緩慢,持續更長時間。庫存消耗已成為目前房企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的最大難題。除北京外,廣州、深圳和上海三地的同比漲幅分別為69%、8%和55%,除深圳不足萬套外,廣州、上海新增庫存量均超過2萬套。
二線城市庫存增幅更為明顯。截至1月底,7個典型二線城市中的商品住宅庫存量超過45萬套,同比增加18萬套,增幅達69%。其中,廈門增幅高達115%,杭州、蘇州、青島增幅均在90%左右,幾乎翻了一倍。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根據全國統計局及各城市統計局統計,按照目前在建住宅面積及最近1年的新開工面積推算,預計在2012年上半年,全國主要的35個熱點城市供應量將明顯上漲,合計潛在供應面積將達2.56億平方米,可提供住宅超過200萬套。
此外,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原監測到的標桿房企在售項目庫存量約2496萬平方米,與2011年5月底相比,標桿房企庫存量增加約7成,廣州、沈陽、杭州、佛山、上海等地較為集中。張大偉認為,目前超5成項目簽約率過低,使得市場可能繼續下調,特別是在限購下新增需求有限而庫存積壓逐漸嚴重的情況下,資金困難將使得高積壓項目逐漸展開促銷求量,全國樓市已經進入明顯拐點,尤其是作為調控政策執行力度最大的一二線城市,房價下調的項目和幅度將領先全國。
上一篇:上海等地放寬普通房的標準或將刺激樓市的需求
下一篇:國土部2012年將從緊投放用地指標保障用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