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亢奮”了半年之久的樓市暖潮迎來了預料中的冷風。華南一家大型開發商內部人士表示,內部會議上有預感政府今年肯定要出一兩記或重或輕的拳頭砸向房地產市場,“只是沒想到來得這么快”。
“二手房的個調稅由原來交易總額的1%-2%到當前按差額的20%征收”,這一稅收政策在細則中反響最熱烈,意見也最不一致。從部分開發商及中原、偉業我愛我家等中介機構發現,業內多認為,買房成本提高,交易量會下降,但在剛需支持下樓市仍不缺成交,且價格會上漲。
“新政顯著提高了二套交易成本,部分市場可能要流向一手,并導致一二手市場的價格差異縮小,總體價格都可能有所上漲。”廣東發展商東基地產總經理熊遠新表示。不過不少房企銷售人士直言,近來價格制定會非常謹慎,以防“兩會”政策關鍵期招致更嚴厲的細則。
成交:二手倒退,流向一手
“二手房交易的個稅征收,由交易總額的1%,調整為按差額的20%征收,在部分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或地區,對于首付30%的客戶而言,這就相當于首付款成數升至45%,極大提高了首次置業人群的購房成本。”偉業我愛我家算了這樣一筆賬,在很多潛在購房者看來可謂“切膚之痛”。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細則對二手房市場,特別是一線城市過熱的二手房市場將有非常大的打擊效果,“成交量將明顯下調,短暫的過戶末班車后,成交量必然將萎縮,成交量可能會回到2012年年中平均水平。”
結合市場反應分析細則不難發現,目前政策調控期市場觀望和“鉆空子”心態普遍。對房價上漲較快的一二線城市,住房買賣之間價格差距較大。在各地政策執行細則未落地之前,個稅按此差額征收,短期內會加速二手房業主與購房人的交易,爭取搭上末班車。于是中介機構不少大型門店這幾日“人頭攢動”,或悉心咨詢或搶先簽約交付,以防“冤付高額稅費”。
“很多購房者直言,如果真的要付交易差額20%的個稅,肯定考慮去選一手房。”中原地產置業顧問李先生說到。
“隨著各城市細則的陸續執行,各地新房、二手房市場交易量將陷入低谷期。”偉業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預測,價格可能經歷一段時間的滯漲期。議論紛紛的專家還認為,房貸政策提高了購房融資成本,有利于抑制投機型需求,但也會誤傷部分改善型需求者。
開發商:欲漲不能
雖然大型開發商慎言新政細則的影響,但從接近消息源的有關渠道獲悉,萬科、保利等開發商上半年的推盤計劃照舊。定價方面,不少大型樓盤年初已經歷一輪輕微上漲。接下來是否會漲?據透露,“肯定不敢過分上浮,怕下一輪政策打壓得更厲害”。
廣東發展商東基地產總經理熊遠新表示,新政影響下,二手房市場可能要流向一手,推動后者交易量上漲,但并導致一二手市場的價格差異縮小,“最終結果很可能是一二手價格都有所上漲。”
這無疑將給開發商帶來不小壓力。3-5月適逢房企推盤高峰期,交易需求增多的情況往往也是漲價的信號,但房企必須忌憚兩會期間的政策風險。不少銷售人士直言,近來價格制定會非常謹慎,畢竟在兩會政策關鍵期,市場大幅的波動很可能招致更嚴厲的細則。
廣東省房協秘書長王韶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給出建議,“根據適銷產品和建設周期調整產品結構,加大中小戶型等普通產品建設,快速去庫存,回籠資金。”從陸續出爐的房企年報和推盤結構來看,以剛需應對調控已經成為華南不少領先開發商的共識。
上一篇:新“國六條”出臺 置業者最擔心購房稅負要漲
下一篇:北京深圳二套房政策按兵不動部分銀行暫停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