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著城鎮化。在這個宏大的進程中,土地被許多地方當作經濟增長的強力引擎。2012年,攝影師Kacper Kowalski乘坐熱氣球跨越中國,記錄下中國土地上正發生著的劇變。

圖為河南林州,太行山腳下被征用的耕地。在“土地財政”上,一些地方政府最核心的做法是土地整理,一些地方政府運用行政權力把集體所有或其它用途的土地整合后,進行拍賣,以此獲取翻幾番的土地利潤。此為“土地整理”。
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稅收及城市擴張帶來的間接稅收占地方預算內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讓金凈收入占政府預算外收入的60%以上。

圖為江蘇江陰,擁擠的“新農村”。10年來,中國城鎮人口增長了約13%,而中國城市面積擴張60%。中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每年20億平方米新建面積。然而,目前中國有2億平方米的住宅無人購買。
被拆除的建筑物。按照2012年的數據,平均每天都有169起違規占地事件,每天平均約有440畝耕地被違規侵占。過去十年,中國總共消失了90萬個自然村,相當于每天消失80至100個村落。
由于房價飚升與房地產公司的低稅貢獻帶來的行業持續暴利,大量資本投向房地產行業,“圈地運動”在中國愈演愈烈。

圖為廣西南寧,挖掘機將土地鏟平,為建造新的建筑物騰出空地。中國每年拆毀的老建筑占建筑總量的40%。在中國,建筑的平均壽命為25至30年。美國建筑平均壽命為74年,英國建筑的平均壽命為132年。中國領土約占全世界陸地面積的1/15,而水泥使用總量占世界總消耗量的40%。

圖為江蘇江陰,擁擠的“新農村”。10年來,中國城鎮人口增長了約13%,而中國城市面積擴張60%。中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每年20億平方米新建面積。然而,目前中國有2億平方米的住宅無人購買。

圖為廣西南寧武鳴地區,被開采的礦山。中國因礦產資源開發等生產建設活動造成的破壞廢棄土地約2億畝,約占中國耕地總面積的10%以上。

圖為河南安陽,污水處理廠和礦物堆積區。據媒體報道,全中國受污染土地將近2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兩個冰島的面積。

圖為廣西南寧,老城區與新城區的交界處。按現在的人均建設用地計算,中國未來仍需要約數億畝土地完成城鎮化。
上一篇:北京6月二手房網簽大增58% 部分城市執行放松
下一篇:銀行“錢荒”房產臨考驗 下半年房價或有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