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才不會被開發商忽悠
發布時間:2014-02-27 來源:0352房網 編輯:微笑
摘要:開發商的品牌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打算深耕市場的開發商,勢必追求客戶認同度。“每個樓盤積累的業主都可能成為下個樓盤的新客戶,或者為下個樓盤帶來新客戶,做好產品也是口碑營銷。”某知名房產公司負責人的想法是,注重客戶的認可度比單純的追逐利益更重要。業內人士認為,只有一個項目的小開發商更有可能存在“賺一筆走人”的心態,降品質省成本。
戶型是自住者最為關注的因素。按規定,樓書上的戶型圖,每個功能間都需標注尺寸。有的開發商怕影響營銷效果,不標注任何尺寸,僅是戶型格局的簡單勾勒。一個沒有尺寸的戶型圖,房間畫得再闊綽,對
購房者都沒有實際參考意義。業內人士建議,戶型圖上的尺寸,要求開發商寫入合同。
如果購房者忽視了尺寸,逼仄程度可能超過你預期。如今開發商把90平方米戶型做到三房兩衛甚至四房作為營銷賣點,從尺度來看,居住起來未必舒適。滿足基本居住功能基礎上,購房者別一味追求多房戶型。
還有一些容易讓人忽略的細節。戶型圖上每個空間都帶窗戶,看似全明,你得仔細考究。如果窗戶是對著通風井,通風和采光效果都很差。高層樓盤中,書房、廚房和衛生間的窗戶很可能朝著通風井,書房、廚房采光不足,影響生活。
圖紙上勾勒得再美,不如樓盤現場考察來得實在。房子不好賣,準現房越來越多,對購房者來說是好事。房子內有沒有多根柱子,窗戶有多大,采光好不好,尺度感怎么樣,實地探訪最直觀了。除了方便實地考察外,準現房離
交房時間短,不確定性因素小,減少購房風險。
留證據關系日后維權
成本壓力下,一些開發商或許會降低樓盤品質。2012年杭州
樓市同樣出現一波降價潮,隨之而來的是,樓盤外立面干掛石材變涂料、綠化景觀、配置打折扣的情況。
外立面材料變更,是開發商最能省錢的一種方式。城北某樓盤降價前,宣稱外立面全部是干掛石。降價后,該樓盤部分
住宅樓外立面取消了石材,用涂料代替。
業內人士給算了一筆賬,干掛石材,算上鋼筋龍骨、螺絲和人工費,每平方米高達近1000元;涂料或面磚每平方米不超過400元。前者花費是后者的數倍之多,“石材改涂料”,一個普通小區能省下幾千萬。
即使開發商不敢明目張膽更換外立面,選取材料上擠出點水分來也不是不可能。以石材為例,石材花崗巖中,新疆產的卡拉麥利金比普通花崗巖貴100元~200元/平方米。石材用好用差,也相差一筆不小的費用。
小區樹種選擇上,同樣有門道。銀杏、香樟都是名貴樹種,一棵花費10萬元以上,普通的成年大樹幾千、幾萬元一棵,小樹苗一兩百元就夠了。樹木品種配比調整,可省幾百萬。
“能想到的細節最好有書面承諾。”房產資深律師建議,購房者盡可能把開發商口頭承諾變為書面協議寫進合同,或者在合同內注明
廣告構成合同要約。另外,樓書、銷售人員承諾的影音資料都可保留,房子交付后有問題,可作為維權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