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房地產投資管理及服務公司仲量聯行在成都發布《中國新興城市50強》研究報告。報告認為,新的城市體系正在成形,南京、成都、重慶、大連、杭州、沈陽、蘇州、天津和武漢等9個城市已從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介于一、二線之間的1.5線城市,這些城市正借力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不斷轉向成熟。
從二線到1.5線
據了解,《中國新興城市50強》是仲量聯行通過對280多個城市的多項指標,進行分析甄選出的城市,指標包括有GDP、人口、可支配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外商直接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等。
仲量聯行認為,建設規模和經濟發展進程正推動中國新興城市50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轉變,相信這些城市將成為下一個十年大家關注的焦點。這50強在接下來的十年將占到全球經濟增長的12%。這是一個規模達到2.9萬億美元(GDP購買力評價)的經濟體,若將其視為一個單一實體,它將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在這50個城市中,南京、成都、重慶、大連、杭州、沈陽、蘇州、天津和武漢等9個城市已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在經濟和房地產市場成熟度與活躍性方面領跑中國新興城市50強。它們都受益于中央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出現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外商直接投資。這些城市具有規模大、開放度高和多元化的經濟特征,吸引了大量國內和跨國企業的進駐,同時還擁有眾多國際零售品牌和國際酒店運營商。
相較之下,一些沿海城市,特別是位于珠三角的城市,由于正在經歷經濟結構重組和產業鏈升級,其發展速度有所下降。因此,仲量聯行稱,“我們的分析表明,處于領跑地位的1.5線城市正迫近深圳。”
商業地產迎來大發展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胡志剛表示,其實這幾年南京城市的變化非常顯著,無論是在城市規模、經濟發展水平,還是房地產開發投資以及稅收水平等各個方面,都已經遠遠領先于二線城市,成為二線城市的領頭羊,因此被稱為“準一線城市”。南京的后發實力也比較強,1.5線城市這個概念將有利于南京進一步做大做強。
南京林業大學社會工作系主任孟祥遠也認為,城市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就是地產的價值,南京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擁有數量相對較多的高收入人群,在成為1.5線城市之后,投資者對南京的興趣不斷增強,將直接體現在房地產的發展水平上。其中,尤其包括辦公樓、商鋪在內的商業地產的開發品質將進一步得到提升,需求也將不斷擴大,吸引大量外來企業乃至國際企業入駐。
南京花樣年華房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國剛指出,1.5線城市這個提法非常形象,一方面肯定了9個1.5線城市這幾年經濟和房地產發展的速度,另一方面又指明了這些城市與傳統的一線城市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南京近幾年商業地產的發展非常迅速,物業類型更加多樣化,投資客數量在不斷增加,商鋪和寫字樓的租金都在上漲。在城市中心商業地產已經飽和的今天,區域商業中心的形成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點。
南京作為1.5線城市之一,隨著可交易物業資產數量的增長以及市場透明度的提升,機構投資者對南京商業地產市場的投資興趣也將隨之增加,他們關注的焦點將是零售物業細分市場,這將成為最大的商機,未來南京主要的商業地產業態將具有更大的投資潛力。
由2線變身1.5線,南京城市的升級必然伴隨著多核心發展,而多核心發展過程中就一定少不了商業綜合體項目的身影。2月16日的一場土地拍賣會上,初次進入南京市場的深圳茂業股份有限公司以6.5億元的價格拍下了早前備受關注的G95教敷巷地塊。該公司副總裁兼總經理吳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該公司首次進駐南京,未來將會打造一個以生活、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項目,與周邊的水游城、水平方項目形成“差異化經營”。
顯而易見,夫子廟商圈格局的進一步提升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南路還有中城國際廣場和鳳凰和睿廣場兩個商業綜合體項目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