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居才能樂業。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對“安居”明確如下: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
2013年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繼續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讓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滿意房。
這一年,圍繞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切實增加保障房供給所做的工作,均達到了年初預設的目標。地方對共有產權保障房的探索,被期許為住房保障新思路。在2014年伊始,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并軌也有了政策上的明確。
推進棚戶區危舊房改造
“好事再難也要辦好”
棚改實際啟動已近十年。從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間,全國開工改造各類棚戶區1260萬戶,基本建成750萬套,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
2013年,我國棚戶區改造工作穩步進行,一組數據顯示:全年共改造城市棚戶區、國有工礦(含煤礦)棚戶區、國有墾區危房、國有林區棚戶區和國有林場危舊房304萬套。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去年9月在接受采訪時稱,根據各地匯總的數據,全國還有1400多萬戶需要進行棚改。齊驥表示,尚未改造的棚戶區大多遠離城市、縣城,即使在城市中心區的棚戶區,建筑密度都很大,加之各地一般都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相對以前改造的,待改造的難度更大。齊驥同時指出,最主要的難題是資金缺口大。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長張學勤則形容這類棚戶區改造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汪利娜也向人民網記者指出,資金、土地問題,在這類棚戶區改造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面對“難啃的硬骨頭”,齊驥的回應直接而有力:“好事辦好不易,再難也要辦好”。汪利娜對棚改持肯定態度,認為不僅提升了困難群眾的生活信心,還能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位,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2013年6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加快棚戶區改造,包括增加財政投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棚戶區改造和完善安置補償政策等六項政策。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2013年底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央明年投資方向確定,主要投向棚改保障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