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事業單位可以自建保障房政策出臺后,北京戴德梁行商鋪部張治波先生告訴記者,此項政策的頒布對山西房地產市場來說,無疑是一枚重磅炸彈,因此《新政執行細則》如何出臺,無疑成為政策的核心所在!
何為“夾心層”?他認為在民營企業打工者、進城的農民工是夾心層的主要群體。他曾經提出多項調控政策對“夾心層”影響最大。高收入群體可以通過商品房實現自己的居住夢想,低收入群體有政府提供的低保金去維持生活。而夾心層呢,誰來關心?
房建設土地政策有重大調整,企事業單位可以自建保障房。4月20日,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國土資源廳證實了這一消息。新政策規定,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我省允許各企事業單位利用存量土地,在依法變更為住宅用地用途后,建設保障性住房,解決本單位符合保障性住房條件的職工住房困難問題。據了解,山西省的保障房建設用地指標將由省國土資源廳在年度計劃中單列,做到按點供應,實現應供盡供。
企事業單位可以自建保障房政策出臺后,北京戴德梁行商鋪部張治波先生告訴記者,此項政策的頒布對山西房地產市場來說,無疑是一枚重磅炸彈,因此《新政執行細則》如何出臺,無疑成為政策的核心所在!
從市場反應來看——對以“住宅產品”為主導的開發商造成巨大影響,開發商未來的發展方向——商辦、旅游、教育、工業地產。
在一個高成本的商品房市場中,增加了一塊“無土地成本”的保障性住房,對于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為目地的開發商而言,哪還有利可圖?誰還去開發商品住宅?那么誰又將成為住宅市場新開發主體呢?一系列問題,毋庸置疑把“細則”出臺推向了核心位置。
目前市場經濟中住宅的供應主體是商品房,出臺的新政“企事業單位可自建保障性住房”,這種保障性住宅的成本構成,由“建安成本+開發稅費”,兩部分組成(注:大多數國企及事業單位存量土地為劃撥用地),與前者相比,無疑減少了土地、營銷、開發利潤三塊,從價格的成本構成上具有絕對優勢。乍聽起來無疑是平抑房價的“絕好”政策。其實,購房者心理預期對市場影響也很大。
隨著“國八條、限購令、貸款利率調高”等多項調控政策出臺后,近期樓市成交量明顯下滑,目前不少購房者已經選擇了持幣觀望。加之,今天出臺的“山西省新出臺企事業單位可以自建保障房政策后”,很多購房者由觀望或變為等待。與其觀望商品房,不如等待自己所在企業自建住宅,畢竟在價格上有著絕對優勢。
從表象上看是起到了平抑房價的作用,但深層次的問題將不容小覷,1)企業的保障性住宅如何分配?2)企業的保障性住房如何定價?3)企業的保障房今后如何上市交易?4)原先通過貸款購得的商品房如何還貸?5)未來的保障房如何管理?等等一系列的深層次問題將會接踵而至。可想政策細則出臺,對于政策本身意義非凡。
張治波談到政府出臺企事業單位可以自建保障房政策略顯過急,沒有充分考慮到各方利益平衡,此項政策具體實施細則,目前尚不清楚,他認為自建保障房應該以中小戶型為主,以解決企事業職工住房難問題,同時盡量考慮多方利益,滿足不同階層的住房需求,而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政策。
同時,他建議已經拿地的開發商開發商,在充分了解政策走向和充分把握市場的前題下謹慎開發,首先做好客群定位分析,其次研究對應產品,以盡快回籠資金為上策;尚未動工的開發商,可以轉向政策傾斜,政府支持的行業去謀求發展,如商辦市場、旅游地產、教育地產、工業地產開發。
當記者問到,企事業單位可以自建保障房政策會不會影響太原樓市的房價時,張治波說,目前還不能確定。他進一步分析道,房價漲不漲,關鍵看市場的供應結構,太原房地產市場房價關鍵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開發商資金鏈,如果資金鏈充足,短期內不會降價;另一方面,需要看政府對于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落實情況,政策落實是否到位、何時將保障性住宅推向市場,每年給予多少保障性住房用地指標,將是決定房價走勢的決定性因素。
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關鍵要問“市場”和“市長”。購房者由觀望“商品房”轉向“等待“保障房”,居高不下的房價對于普通老百姓買房至今還是個觀望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