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杭州每年兩次房交會的會期均為4天,近5年來每屆吸引參觀人數達25萬-38萬人次,2007年10月房博會甚至創造了47萬人次的歷史紀錄;2003-2009年(除2005年“國八條”剛剛出臺、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外)每屆房交會后,杭州房價均會在短時間內開始上漲。
記者從浙江省房地產業協會獲悉,10月21日至24日舉行的第18屆浙江省房地產博覽會于6月即開始接受報名,而萬科、朗詩、遠洋、中海、龍湖、雅戈爾、金地、野風、坤和、欣盛等知名房企卻紛紛放棄參加本次房博會。據“住在杭州網”統計,放棄參展的房企數量超過20家,其中不少房企都有在售或即將銷售的項目。業內人士透露,近期甚至還有已報名參加本屆房博會的房企想退出。
報名參展房企也想退出
公報顯示,萬科、遠洋等地產企業上半年全國銷售業績同比均有幅度不小的增長,此前也是被稱為杭州樓市晴雨表——房交會上的常客,F在也悄無聲息了。
“住在杭州網”首席評論員丁建剛認為,處于宏觀調控下的樓市日漸冷清,購房者對降價開始麻木,房產商放棄房交會是放棄“營銷努力”的表現。而眾多知名房企集體缺席房交會,這在杭州還是首次。
然而,本屆房博會的情況顯然不同以往。雅戈爾置業杭州分公司總經理水華良表示,包括形象展示在內,任何營銷手段都是為了促進銷售,但在限購令下,市場日漸蕭條,參加房交會也無法促進銷售。目前該公司在杭州有在售住宅項目,包括一個位于市區黃金地段的樓盤。
“政府主辦的房交會,房企一般會參加。”杭州一位房企人士表示,何況房交會還有房價晴雨表效應,有助于樓盤銷售。它是房產界的盛事,集中了杭州多數房企和項目,以往有些房企即便沒有在售項目,也會為了公司形象展示而參加。
據統計,2011年1-9月,杭州市主城區商品房成交16736套,相比去年同期的23179套,萎縮近1/3。全市商品房可售量為75081套,達歷史之最。
行情差 房企謹慎營銷
行情不好,開源艱難,更要節流。據某大型房企負責人透露,該公司參加房交會的展位需500平方米左右,按展位每9平方米1萬-1.2萬元計,展位費用在50萬-70萬元;加上展會上的宣傳單、模型等各項費用,總計約需100萬元。這還不是最大成本,為配合參展在媒體上投放的廣告,每次耗費300萬-400萬元。即每次參加房交會約需總投入500萬元,還不包括巨大的人力投入。
此外,自2010年10月以來的杭州幾屆房交會,都有媒體在溫州組織約300人規模的看房團,均報名踴躍。可本屆房博會舉辦在即,組織方表示在當前日漸趨冷的房產市場下,已經難以組織看房團。
在目前樓市銷售疲軟、只出少入的市場環境下,這樣的營銷投入更需慎重。當前房交會已無法為開發商帶來立竿見影的銷售成果,花錢沒收獲,純形象展示意義不大。而去年行情不錯,杭州的兩次房交會該公司都參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