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如此低迷的樓市,不少開發商開始轉戰商業地產投資。隨著降價潮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接踵而至,購房者迷茫不已。然而縱觀樓市,不難發現依然有一股異軍突起,儼然帶來了商業地產“投資熱”。近日,在太原召開的中國商業地產招商大會上,不少開發商更是看好尚待開發的二、三線城市。他們紛紛表示,商業地產相比商品住宅市場還處于發展階段,在二、三線城市更是前景一片光明。
商業地產相比商品住宅市場還處于發展階段,在二、三線城市更是前景光明。在太原召開的中國商業地產招商大會上,不少開發商表示,當前,受樓市限購、限貸等一系列調控政策影響,全國商品住宅市場低迷,被不少開發商視為樓市調控“避風港”的商業地產則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商業地產的大熱絕非偶然,有專家認為,商業地產的持續升溫除了受商品住宅市場調控外,也和我國城市化加速下的房企轉型密不可分。盲目涉足商業地產同樣暗含風險,開發商轉戰商業地產應避免投機心理,要做好市場調研和后期的管理、運營。
全國住宅市場持續低迷,降價潮已由北京、深圳等地蔓延至二、三線城市,包括萬科、富力、恒大等龍頭開發商集體拉開房價下跌序幕,有的在售樓盤降幅達到20%。市場普遍認為樓市拐點已經臨近。
相比持續低迷的商品住宅市場,商業地產卻日漸升溫。據戴德梁行、中原地產等機構發布的第二季度市場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優質寫字樓租金及售價均有明顯上升。以廣州為例,據陽光家緣數據顯示,該市11月1日至3日全市有三個住宅項目獲批預售證,其中就包括兩個商業地產項目,商業地產成為廣州11月開月絕對主角,共推房1845套,占總推房數90%。
在10月底公布的70家房地產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七成房企經營性現金流為負,超過四成房企凈利潤下滑甚至虧損,80%以上房企負債同比增加。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商萬科于近日發布的10月份銷售公告顯示,其銷售面積100.4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03.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3%和33%,降幅擴大。
此外,萬科、保利、金地等房產企業也高調進軍商業地產。據了解,萬科計劃未來持有型物業將占其20%的開發比例;保利計劃到2012年在商業地產方面的投資將占到其總投資額的30%;金地2011年的土地投資額中有20%的資金投向商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