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2年6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8688元/平方米,環比5月上漲0.05%,結束自2011年9月以來的連續9個月環比下跌態勢,其中45個城市環比上漲,55個城市環比下跌。與5月相比,6月環比下跌的城市個數減少18個,跌幅在1%以上的有12個城市,較5月減少5個;漲幅在1%以上的有11個,較5月增加3個。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6月份全國房價“止跌微漲”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較上月有所增加,房價漲幅靠前的城市(均價較高)的均價漲幅程度(造成的結果)超過房價跌幅城市(均價較低所造成的結果),造成的全國房價在結構性上偏向向上漲,導致全國房價環比5月上漲0.05%。
從數據層面來看, 2012年6月,住宅價格環比5月上漲的45個城市中,漲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包頭、北京、德州、太原、泰州、淄博、南寧、唐山、廈門、福州,漲幅均超過1%。跌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張家港、湘潭、聊城、金華、溫州、湛江、蕪湖、淮安、桂林、湖州,前4個城市跌幅超過2%。
第二、高端樓市放量導致區域房地產市場成交結構發生變化,從而整體上也推動均價整體上漲。近期由于降價、營銷活動等多方面因素,一線城市高端豪宅成交放量,從整體推動城市房價上漲,這樣,也客觀上帶動全國樓市均價止跌微漲。
以上海為例,同策咨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 2012年4-6月由于高端樓盤降價等因素成交趨于活躍,整個商品住宅均價已經明顯呈現上升的跡象,2012年6月份成交均價達到年內新高,達24070元/平方米。2012年上海商品住宅上半年的均價也在高端市場放量的市場背景下達到22563元/平方米,并沒有出現下調的趨勢。因此,上海近期出臺非滬籍單身在上海購房叫停,一定程度上是在控制高端需求過多進入市場,從成交結構上降低高端樓盤在整個市場成交面積或金額的比例,從而一定程度上緩解整個市場均價上漲的壓力。
第三、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部分樓盤降幅收窄也是導致房價整體上止跌微漲的原因之一。
那么,房價“止跌微漲”對于當前及未來房地產市場意味著什么呢?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首先,房價“止跌微漲”的整個市場背景來看,2012年1-5月份甚至整個上半年,全國包括一線城市在內的房地產投資、開發企業拿地規模(土地市場交易)、也包括整個商品住宅市場的銷售面積和金額,大多數還都處于同比2011年同期負增長的市場局面,因此,整體樓市尤其是開發企業資金面相對較為緊張的“基本面”并沒有改變,“止跌微漲”還難說會造成房價立即反彈或形成“買漲不買跌”的市場局面。
從未來趨勢角度來講,盡管當前由于樓市政策“微調”,成交量逐步回暖,房價降幅正在收窄,能夠帶來市場趨勢性下跌的市場基礎環境并不存在,房價持續下跌的動力正在逐步消失。從當前來看,當前房企的降價行為已經接近“市場底”,2012年有可能一直處于這個階段性的“市場底”。
從這個意義角度而言,購房者應該抓住這個階段性的“市場底”購房,尤其是要抓住開發商“策略性降價”的時機,抓住這個時機的窗口購房,這樣方可節約購房成本。
從政策總的趨勢角度而言,“微調”定向放松仍然是政策面走勢的大的趨勢,這樣的一個政策基本面還會導致市場持續進行放量,為首套房的自住需求爭取更多的購房時間。因此,整體市場在7-8月傳統的淡季時間段應該還會在微調的時間窗口下繼續放量,不會有改變,整個6-8月份還會延續“淡市不淡”的市場行情。
因此,在今后這樣的時間段,開發企業還應該抓住政策面“微調”給予市場釋放剛需的“窗口期”,及時推盤跑量,而不應該在現在的市場階段房價降幅“見好就收”,制造市場買漲不買跌的氣氛。只有及時跑量回籠資金,開發企業才可以以“現金為王”。這樣,無論是政策面再度收緊,還是開發企業要在土地市場出手拿地,都應該是得心應手,在未來市場激烈的競爭中,才有可能處于主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