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對于中國房價未來的走勢知名地產商任志強表示,是否現在買房,取決于:一你是否買得起;二你是否需要買;三你買房干什么。是結婚用,還是投資用。“結婚的早該買了。你看人家買得早的,孩子都很大了。不早買不就是你虧了這輩子還要虧下一輩子?”
任志強稱,目前中國城市化率基本在50%,然而按照國際慣例,城市化率須達到75%,而從50%到70%至少要到2030年。不過即使到了2030年,也不等于房地產業沒落了或者不發展了,只不過是從大量的新建變成以二手交易和改造交易為主。
他舉例說,紐約市一年的房地產建筑總量是260萬平方米,而北京是1億平方米,但如果比較兩個城市的房地產交易金額的話,紐約是260億美金,超過了北京一億平方米的交易金額。
他認為,在紐約城市改造過程中,最核心的地區的房價處于每平方米10萬或者15萬美元,因此建筑總量不大,而交易金額可觀。
另外,任志強指出,目前三四線城市的城市化率大概是30%,二三線城市50%左右,一線城市接近60%,所以一線城市更多的向持有物業,商業,寫字樓轉變。因為城市化率到一定程度后,第三產業比重會大大提高。
關于目前焦點的房地產市場問題,任志強稱,盡管今年有這么嚴厲的調控措施,但唯有房地產才能在單行業內保持15%以上的投資增長率,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房地產是支撐中國經濟最穩定的一個行業,比任何一個行業的波動性都小。
他說:“所以我們從來不擔心中國房地產的市場會怎么樣,而擔心會有什么樣的措施去調控和影響市場。”
對于房地產是不是會從一個高速增長的過程變成衰落過程,任志強認為不會,他表示,最多到2030年時總量會下降,但總量下降不等于房地產行業沒有或者不發展了,僅是從大量新建住房變成以二手房交易和改造交易為主,也僅僅是交易方式發生改變而已。
任志強表示,盡管今年中央政府有這么嚴厲的調控措施,但是單行業能保持15%以上的投資增長率的只有房地產,到目前為止中國房地產依然是支撐中國經濟最穩定的行業,比任何一個行業的波動性都小。
“我現在也認為茅于軾老師說的是對的,商品房就是給富人蓋的,保障房就是蓋給窮人的。”任志強在論壇上明確聲援茅于軾。早在2008年年底,經濟學家茅于軾就公開表示,房子是造給富人的,跟其他所有的商品一樣,都應該賣給有消費能力的人。但此觀點一直以來備受市場爭議。
“微博是一種個人生活的平臺,它和官方是兩回事,而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官方平臺,比如說我們有華遠匯,會有項目的微博平臺,他們微博平臺我們有時候也會去轉發,但我們不想把一個私人或者以個人為主的平臺變成一個公共的平臺。#p#副標題#e#
作為一個上市公司來說,更多的不是用私人的名義去發布關于企業的一些信息,這對網民來說是不公平的,而且按照證監會規定也是不允許的。
我覺得我個人不應該在個人的微博上去充分發布公司的一些信息,這是兩個不同概念。華遠如果從上市公司角度看,我們在資產規模上大部分排在第四十幾位,中國境內外算開大概200家左右,不到200家的上市公司,國內大概有130家左右,我們排在中等位置。
但是所有的股民應該可以看到的就是,我們公告里明確提出,我們沒有從市場的股民手里拿一分錢,而是從原來的發行股東手里拿過錢。
所以公開的資本市場,有人說股票高了、低了,我沒拿到一分錢,和我沒有關系,我們是挽救了一個破損的或者嚴重虧損的上市公司。但是我們沒有利用這樣一個殼在市場上進行公開融資。
那么同比之下可以看到,我們最高的年份分紅率可以達到利潤的48%,平均最低的時候大概是27%,在所有上市公司里好像沒有比我分紅更高的。這是我說的現金分紅。
如果加上我們的股票分紅,從2008年上市公司收購之后從交易開始到現在,加上股票市值我們分紅已經接近30個億。如果我不上市的話,這些都歸原來的上市股東,但是現在拿出了相當一部分,大約十多億給了過去買了破公司的那些股民,或者在二手市場交換過程中的股民。
作為上市公司來說,我們可以在所有上市公司里排在第一位,是對股民最負責任的,因為我們沒有從上市公司流通股股民中拿到一分錢,但我們分了大量的現金和股票。如果按現金分紅率來說我們可能也要排在前十名,加上股票弄不好我們排在最高,我們在分紅率上是非常高的。
再看9月份的公告,這是已經公告的信息,我們企業的資產和萬科相比總資產規模差了30多倍,但利潤相比我們大概只有十幾倍,說明我們的盈利能力是萬科的1倍以上,如果按凈資產回報率來說這幾年我們基本都排在前十名。
為什么我們的資產規模和其它的,包括凈資產、總資產規模都排在上市公司的40多倍和50多倍,但我們經常瑰寶率排在前頭,說明我們的營運能力比較強,說明我們對股民更負責任。
股民看到的應該是什么?我給了你1元,你給我賺了多少錢,有人可能拿到了100萬,我沒拿到100萬,我的資本很小只拿到了1萬元,如果按100萬算的話,這1萬元比100萬還高。
可以把9月份已經公告的所有上市公司的報表和排名列在一起看看,應該說我們是排在前幾名,就是我們的盈利能力和市場運作能力,以及對市場未來的判斷能力遠遠高于了現在所說的房地產企業品牌的這些排在前十幾、二十位的企業好得多得多,他們的盈利能力和資本市場回報能力比我們差遠了,可以隨便拿9月份的公告材料對比。
因此,我個人認為不需要再對企業運行情況做任何其他說明,這些本來就是公開的數據,我剛才說的對比數據全都是9月份的公告,9月份的公告對所有人都一樣,都登在報紙上。
如果你沒有認真看說明這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因為我告訴你了,而且這些對比數據是可以用公開數據去做對比的,你沒有做對比是你的問題,雖然他的利潤總額比我高,可是他的資本比我高多了,如果按倍數關系算我比他好多了。
有的人在網上說,憑什么你比王石要掙的錢多,就是因為我的資本運營能力比他強,他現在比我多,沒道理啊,他管理的資產多,那是因為股民給了他一個機會。如果證監會現在允許我公開融資的話,我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本,也可能我的規模比還大。
所以,不能單純從資本規模和總的銷售額上去評比一個企業的運行情況,應該從它真正能通過,同樣是1元的運營資本獲利多少,或者說給股東的回報多少來去評價它真正的品牌價值。我們華遠可能就屬于這樣一種,所以我個人認為不需要再額外地利用微博做各種宣傳,所有公告都是公開的。
如果一個人真正想了解一個企業經營情況的話完全可以通過公告,正式的資料去做了解,而不僅僅通過微博去做,不能把完全一個私人的品牌作為公司品牌。潘石屹可能會做,因為他是個體戶,我不是,我不是最大持股人,也不是在為個人牟利,所以我不需要把個人的平臺變成一個完全屬于企業和公眾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