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眾所周知,當前我國出現的經濟下行局面主要原因是國內外需求不振。世界經濟增長緩慢,復蘇步伐曲折充滿不確定;國內以控制房價過快上漲為目標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到多個行業的需求。2011年1月出臺的用來遏制投資投機性購房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在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上半年逐漸產生了效力,全國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成交量下滑。但是,從2012中國企業500強數據看,這項政策并沒有顯著影響到房地產業、建筑業和建材工業的大企業,沒有影響到與房地產高度相關的商業銀行業,但卻嚴重影響到房地產上下游的重化工制造業。

房地產、建筑和建材大企業未受明顯影響
在2012中國企業500強中,房地產企業、建筑業企業和建材企業占據著重要地位。2011年1月,國務院出臺“新國八條”的房地產調控政策,要求將二套房房貸首付比例提至60%,貸款利率不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省會居民暫停購買第三套房,用來遏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這一政策信號在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上半年逐漸產生了效力,全國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成交量下滑。但從2012中國企業500強數據看,該政策對房地產業、建筑業和建材工業大企業的影響并不十分明顯。
2012中國企業500強中有14家房地產企業,與上年數量相同。2011年,14家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達到6245.9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5.3%;資產總額達到1.2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9.8%;利潤總額達到595.5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5.6%。14家企業中,有11家企業的營業收入是正增長的,增長率最高的是規模最大的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增長了56.0%;有3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出現了下降。
2012中國企業500強中有42家建筑業企業,與上年數量相同。2011年,42家建筑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達到了3.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3.3%;資產總額達到了3.3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1.4%;利潤總額達到463.3億元,比上年4.5%。42家企業中,有39家企業的營業收入是正增長的,增長率最高的是河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增長了55.5%;只有3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出現了下降。
2012中國企業500強中有10家建材企業,比上年增加了2家。2011年,10家建材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達到了4992.6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2.2%;資產總額達到了6137.9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7.16%;利潤總額達到152.9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9.3%。10家企業中,營業收入全部是正增長的,其中增長率最高的是吉林亞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增長了63.8%。規模最大的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2011年營業收入達到了1940.9億元,增長了43.4%,利潤達到了42.4億元,增長了100.2%。
與房地產高度相關的重化工企業績效大范圍下滑
2012中國企業500強中,共有272家制造業企業,比上年減少了7家。值得指出的是,近5年(2008-2012)來,中國企業500強中的制造業企業有持續減少的趨勢(分別有291、294、279、279、272家制造業企業)。
2011年,272家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達到了19.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4.2%,占500強營業收入總額的42.7%;資產總額達到了17.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7.4%,占500強資產總額的13.4%;利潤總額達到了5250.2億元,比上年增長了7.8%,占500強利潤總額的25.1%;納稅總額達到了1379.7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3.7%,占500強納稅總額的41.3%;職工人數達到了1071.2萬人,比上年增長了5.1%,占500強職工總數(3016.58萬人)的35.5%。
2011年,272家制造業企業的平均收入利潤率為2.74%,比上年的3.15%有較明顯下降;平均資產利潤率有上年的3.30%下降到了3.03%。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制造業大企業的營業收入和資產在大幅增長的同時,利潤增幅較上年出現了大幅下滑。
2011年,272家制造業500強企業中,有10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出現了負增長,7家企業虧損(其中2家連續兩年虧損且虧損額加大,5家出現了由盈轉虧現象)。2011年,88家企業的利潤出現了負增長,占272家企業的32.35%;其中有25家鋼鐵企業、8家有色企業、9家汽車企業、6家石化企業、8家機械企業、4家家電企業、3家化工企業、3家醫藥企業、2家建材企業、2家通信設備制造企業。這顯示出,我國重化工領域的500強企業在此次下行過程中受到了較大的壓力。
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效應之謎”
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要目標是抑制房地產市場中的投機需求、抑制高房價。但是由于房地產業在過去十年間成為了刺激國民需求和地方經濟增長的主要帶動性行業,“尾大不掉”或者“大到不能倒”,高房價成為了屢次政策調控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的問題。正因為如此,此次房地產調控具有強烈的“刮骨療毒”作用。但從政策手段和政策效果看,此次以限購為主要手段的調控政策并非解決高房價問題的治本之策,高房價沒有怎么下降,與房地產高度相關的多個行業卻“傷筋動骨”。有企業家調侃說:目前的政策調控起到了“隔山打牛”的作用。這不能不說是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