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我們說是中場休息,中場休息在于市場機制不靈了,市場機制叫停了。比如說價格,按理說價格是市場機制的核心,但目前卻由政府來定;此外,如果說開發商貸款需要有點政策調控,那么老百姓個人抵押貸款現在也由政府定就不太妥了;至于限購,就更不是市場機制了,直接不讓你進入市場了。
市場機制的暫停,會發生幾件事情:
第一,部分開發商的開發尤其是豪宅的開發會暫停。因為你要錢沒錢,要賣沒人買。很多人問那怎么不降價呢?降價有人買嗎?降多少有人買呢?這個問題就成為擺在開發商面前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所以破產的多種形式會在下半年出現,比如兼并和重組在2011年下半年力度會比較大。上半年大家是暫停不玩,下半年憋不住了,有些人退出,有些人堅守,這個是很可能發生的。
第二,價格下調是大概率事件。目前下調應該是出現了,對于表現還不明顯的城市,那就證明當地的開發商可能采用其他方式,或者是很有實力,這都有可能,因為存在地域差異。
第三,民間資金尋找機會。我們看今天的中國,雖然銀行錢緊得不得了,但是信托投資、私募股權投資(PE)、基金投資依然非常火爆。錢還在、心不死,這些錢可能會在這個時候尋找機會,彌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高帶來的錢荒。
下半場中國房地產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這些變化跟上半場不同。首先規則變化了。中國上半場的規則就是大家都是商人,開發商是,消費者是,政府也是。現在發現不對了,政府光當商人不行了。因此,下半場政府目標要多元化,與土地財政相比,就業、稅收等恐怕更重要。其他的變化還表現在市場分成保障房和商品房了,以及城市化縱深發展等。
在新的游戲規則下,會發生什么呢?我認為會涌現出一些新趨勢:
第一,房地產基金大發展。短期內基金可能會大發展,進入房地產,原因在于行業無法承受資金周期性頻密的緊和放,沒有哪個行業在過去三年經歷了像房地產這樣冰火兩重天的180度大轉彎。企業制定一個戰略至少可以管三年,而制定房地產戰略至少得一年一變,因此基金是一定會發展的。
第二,房地產跟內容的結合會越來越多,跟服務的結合會越來越多。比如旅游地產,目前很多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斧子湯”型[1],重地產不重旅游。隨著政府水平越來越高,以及旅游內容提供商和房地產提供商開始執行不同的職能,斧子湯型旅游地產漸漸行不通了,服務內容提供商未來會有非常好的前景。
另外,商業地產也不能成為斧子湯的那個斧子,我們現在搞商業地產,拿商業當斧子,還是想賣住宅,而商業本身賺不賺錢無所謂。但是終有一天,這種使商業不賺錢而賣住宅又有問題的模式,將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包袱。現在旅游地產不說旅游,先說地產,商業地產不說商業,先說地產,這個是一個很不好的上半場的習慣,下半場恐怕要變。
第三,配置的多元化。比如說形成了兩個市場:保障房市場與商品房市場。保障房市場會有什么商機呢?商品房市場會跟以前完全一樣嗎?是不是全靠政府呢?如果不是,則會誕生一些新的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