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老區房供應緊俏成房價致高退手
發布時間:2011-08-18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宋羽欣
目前,各個城市對于老城區及城中村的改造模式一般做法是,企業先和村委會簽署意向性改造合作開發協議,然后由村民投票表決是否同意改造,80%或以上村民同意后,由村委會和企業共同上報政府審批并申領規劃要點,隨后組織形式上的招拍掛,讓前期參與的意向企業獲得土地。最后,由村委會和企業主導拆遷補償、安置和開發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今年的兩會提案中表示,在不少經濟較發達城市,老城區商品房供應緊張和需求旺盛的矛盾,正變得日益突出,成為推高城市整體房價的重要因素。為此,許家印建議,加大老城區改造力度、增加透明性,可降低房價。
這主要表現在,由村委會和企業一起辦理報批手續及申領規劃要點,很容易使各種報批手續繁瑣復雜、缺乏統一的區域規劃,也導致審批緩慢;其次,同一區域不同企業的規劃要點,例如容積率、限高和公建配套比例等重要指標差距可能很大,也很容易誘發腐敗。
此外,許家印建議將土地競買保證金繳納比例提高到起拍價的60%到80%,以確保城中村改造有充足資金,并由政府主導專款專用,由村民自主選擇貨幣補償或回遷安置。
許家印認為,從本質上看,這種老城區城中村改造的做法缺乏公開、公平、公正機制,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改造進度。
因此,許家印建議,在80%或以上村民投票同意城中村改造項目之后,規劃部門盡快設定各區域規劃要點,使同一區域規劃要點基本相同,各種報批手續辦理完畢后,國土部門即可推向市場,有意向企業可以同時參與公開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