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樓市調控新政滿月,未來房價走勢如何?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樓市調控新政實施后,購房門檻的提高和銀行信貸的收緊將使熱點城市的樓市需求進入觀望期,加之基數效應,熱點城市樓市成交同比增速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一些價格上漲趨勢減緩、個別政策執行力度較大的城市,其房價可能會有所下降。
未來幾個月,一二線城市樓市可能呈量縮價穩走勢,三四線城市樓市銷售面積增速會繼續回升,但人口流向和資金流向因素均不支持其房價持續上漲。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新政之后房價走勢整體趨緩,但房地產開發投資不會因此立即出現下滑,相反,我認為,四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較三季度可能還會有所上升。”連平表示,從經驗看,與房價相比,房地產投資是相對滯后于房價的。一般而言,房價下跌一段時間后房地產投資才逐步下滑,房價上漲一段時間后房地產投資才出現回升,這段價格到投資傳導的時滯至少在半年以上。由此推斷,四季度或未來幾個月房地產投資不會出現下降,F在房地產投資增速基本維持在5%-6%之間,已經處于歷史低位水平,短期內再度下跌到1%的歷史最低位可能性很小,全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可能處于5%-8%之間,預計明年上半年投資增速仍會相對平穩。
談到四季度整體投資情況,連平表示,四季度房地產投資表現不差,基建投資會繼續發力,其投資增速可能會突破20%,民間投資和制造業投資也正在回升。總體來看,四季度整體投資增速會有所提升,但幅度不會很大,對經濟企穩會貢獻正能量。
連平表示,綜合當前經濟形勢分析,下一步在加大基建投資的同時,要實施多維度穩增長政策,更加重視服務業發展和消費增長,加大對現代服務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應推出更多助推經濟結構轉型的相關項目。在加快推進治理產能過剩的同時,要有效提振市場需求,鼓勵傳統企業創新轉型,培育發展優勢產業,形成新的投資需求。貨幣政策要保持基本穩定,除非發生重大負面沖擊,基準利率應保持在現有水平不變。貨幣政策應合理判斷和把握好前瞻效應,一方面不宜進一步向松調節,防止過度放松形成超調效應;另一方面則應高度關注政策的逆周期效應,靈活應對流動性持續充裕條件下可能出現的資產價格泡沫,必要時及時采取針對性舉措。
如何看待即將發布的10月cpi和ppi數據?
連平:10月cpi和ppi都有可能上升。天氣轉涼,蔬菜價格可能季節性上漲。近期原油價格有所上升,國內燃油價格調升,石油相關消費品價格上漲。工業產品價格回升,對非食品價格帶來推升作用。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繼續對cpi形成支撐。預計cpi同比增速上升至2.1%。
年初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上升,與工業生產聯系較為緊密的原料價格持續上升,輸入端價格企穩回升。穩增長政策陸續落地,下游市場需求逐漸改善,帶動工業出廠產品價格可能保持回升態勢。煤炭、鋼鐵等行業去產能力度加大,前三季度已完成全年去產能目標的80%,對價格預期起到提振作用,未來可能會有相應的補庫存過程。多方面因素對工業產品價格起到抬升作用,預計ppi同比增速仍會上升。
今年信貸增速呈現高增長態勢,原因何在?高信貸對經濟有何影響?
連平:受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影響,今年信貸實際增長較快。截至9月底,今年地方政府已發行政府債券5.08萬億元,其中絕大部分債券屬于債務置換發行。保守估計截至9月底,被置換的銀行貸款約3.5萬億元—4萬億元。因而1-9月實際信貸增長已近13.5萬億元—14.1萬億元,實際余額增速或在16.5%之上。如果今年保持去年13.3%的信貸增速,全年信貸投放約12.5萬億元。今年地方政府可能會進行5萬億元的債務置換,這意味著2016年實際信貸增量很可能約為17萬億元,實際信貸余額同比增速達18%左右。實際信貸高速增長是當前經濟企穩改善的重要金融支撐,但也是m1高企和局部資產價格泡沫的源泉。
信貸高速增長的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國家穩增長政策不斷發力,在實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相當一部分信貸流向大型基建類項目。中小企業信用風險仍然較高,吸收信貸相對有限。二是去年底至今的高溫樓市對居民中長期貸款的增長起到推動作用。加之去年股市大幅向下波動,整體市場利率下行,也增加了樓市吸引力。事實上今年按揭貸款占實際新增信貸的比重遠低于三分之一,故不應夸大?梢钥吹降氖,在多地限購限貸政策密集推出后,按揭需求對未來信貸增長的推動力會明顯減弱。
從過去一段時間信貸高速增長結構來看,基建等一些大型項目以及房地產帶來的信貸投入很大程度上對于上游的建材等多個產業起到帶動作用,既有益于鋼鐵、水泥等行業去產能、去庫存,也有利于穩住經濟增速。但這種結構分化明顯的信貸投放結構是不可持續的。隨著經濟逐步企穩、部分制造業開始復蘇以及新興產業的加快成長,信貸投向結構必定將優化改善。這將有利于保住穩增長政策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當然下一步還需要針對性政策加以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