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之所以說,婚姻法新解對于女性有更多的不公,主要是緣于依照國人的傳統(tǒng)習慣,結婚時男方主要承擔買房責任,女方一般出一些裝修的錢或者其他生活用品,因此,婚姻法新解對于“有房一方”的保護也就自然而然主要體現(xiàn)在對男方的保護上。那么,為了尋求更多的“安全感”,顛覆“不公平”現(xiàn)狀,越來越多的女性寄望晉升“有房一族”,尋求法律庇護。
情形一,以前逼女婿,現(xiàn)在為女買房護嫁,“丈母娘經(jīng)濟”新演繹。
隨著婚姻法新解出臺,比起以前逼迫女婿購房,今后女方家長更愿意拿出資金再為女兒另置房產(chǎn),既可用作投資,也可保障“以防萬一”;比起以前陪送車輛、家具、裝修“費力不討好”,今后女方家長更樂意直接分擔購房資金,擴大女兒占房比例。
情形二,豐衣足食靠自己,未婚女性自己購房最有利。
當今社會離婚率高企,婚姻法新解對有房男方的呵護,使得男方離婚成本太低,相比男人,房子更保險,更安全。既然法律保護有房一方,女性也要爭當有房一族,婚姻法新解逼迫獨立女性理財方式大轉(zhuǎn)變,未婚購房成為最保險最有利的投資方式。
情形三,公婆買房不算數(shù),夫妻名下“二套房”。
婚姻法新解出臺之前,大多數(shù)人擁有一套婚房即“安于現(xiàn)狀”,房屋產(chǎn)權一般登記在男方或者男方父母名下。婚姻法新解出臺后,或有更多女性不滿現(xiàn)狀,購置新房產(chǎn)登記在夫妻雙方或自己名下。
婚姻法作為一部法律,對社會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新解釋出臺后將會逐漸滲透到人們的價值觀和日常生活中去,傳統(tǒng)的婚嫁習慣、消費習慣、理財習慣以及購房理念,將會得到顛覆,尤其是婚姻中的女性,在更加嚴重的“不安全感”驅(qū)動下,對于自身擁有房產(chǎn)的依賴和需要將會加劇,由此催生的新的購房需求,將在一定層面為房價“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