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貨幣政策的微調,政府更多地會放在銀行信貸的利率市場化上,通過利率市場化來改變當前銀行信貸不合理的流向及銀行信貸需求過度的局面,適當地讓銀行信貸資金流入實體經濟而不是虛擬經濟,當前政策是十分明確的。還有,對于保障性住房政策貸款,政府會有傾向性。
為何2011年信貸增長總量不低,但市場普遍會感覺偏緊,最為重要的是當前銀行信貸在政府管制下利率過低,或商業銀行不能夠有效進行風險定價,市場對信貸資源的爭奪會十分激烈。而這種信貸資源的爭奪中,在政府權力的主導下,中小企業信貸的擠出效應會十分明顯。
通過利率市場化來改變當前銀行信貸不合理的流向及銀行信貸需求過度的局面,適當地讓銀行信貸資金流入實體經濟而不是虛擬經濟,當前政策是十分明確的。自從溫家寶總理正式提出“適度適時進行預調微調”的宏觀調控新提法后,有人預計宏觀經濟政策有可能松綁。但是宏觀微調到底是什么?如何做?市場不同人士理解是不同的。
觀察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的走向,主要得看央行貨幣政策的動向。可以說,當前央行的貨幣政策甚至于在未來半年內的貨幣政策動向,不會有太多的變化。因為,就2011年的銀行信貸增長的情況而言,市場一直認為總體偏緊,但實際上2011年信貸增長總量仍然可達到7.5萬億元,即不會低于2010年的水平,只不過與2009年過度信貸增長比有所減少。
對于貨幣政策的動向,還得看整個經濟大勢如何變化及CPI的變化。就當前國內外的經濟形勢來看,盡管歐美國家的經濟增長乏力,歐盟國家甚至會出現負增長,盡管國內經濟增長速度會比2010年放緩,但今明兩年中國經濟仍然可保持9%左右的速度增長。
但從這兩年政府的經濟增長目標基本上為8%的角度來看,政府不會再用信用擴張的刺激經濟快速增長。也就是說,當前或明年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正是政府經濟增長目標所要達到的,是政府宏觀經濟政策的結果。市場不用過多地擔心政府會由于經濟增長放緩而出現過度的刺激政策。這就是為何當前的經濟政策只是強調微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