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我在不久前看到這樣的報道:2011年9月25日,世聯與思源在武漢某項目售樓處發生沖突,世聯地產一員工頭部見紅。因為正處在樓市傳統金九銀十的檔期,這一事件被迅速放大,世聯和思源的品牌聲譽都受到了損害。 與此同時,萬科在東莞的紫臺和翡麗山兩個項目,于2011年初引入聯合代理。但在銷售過程中,各盤的兩家代理行均發生過不同程度的沖突,最后以其中一方撤場告終。7月初合富輝煌退出紫臺、8月初世聯退出翡麗山,兩盤現在均由中原地產獨家代理。
2011年是考驗所有地產行業同仁的一年,上半年“三限”政策緊鑼密鼓地實施,在下半年都體現在了樓市的低迷反應上。在賣方市場突然轉向買方市場的時期,開發商的市場銷售壓力正在迅速向代理行業傳導,不止一個項目,不止一個品牌開發商,都在今年選擇了“聯合代理”的方法。這種方法很簡單也很殘酷,在沒有明確、嚴格的聯合代理規則時,很多代理公司,甚至行業的龍頭老大們,陷入了“楚漢之爭”,地產代理行業可以說迎來了艱難的時刻。
這些事實說明,在聯合代理過程中,那些不成文的規則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爭搶客源”的問題,開發商給予代理商巨大的銷售壓力讓兩家或者多家代理商“寸土必爭”,在積累客戶階段,客戶的歸屬是聯合代理的這些機構中最容易出現爭執的地方。所以在同一個售樓處,沖突和摩擦隨時發生不足為奇。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現代中國一個男人只能娶一個媳婦,古代那種三妻四妾的封建制度在當今是不可能的,如果一個男人想要同時娶兩個甚至幾個媳婦給他生兒育女、操持家務,我想誰都不愿意與他人“共侍一夫”;而開發商找代理商尋求合作就像“娶媳婦”,門當戶對才能達成合作意向,當開發商強勢地利用這種所謂的“競爭機制”來提高樓盤所謂的銷售量,要求“聯合代理”時,地產代理行業的龍頭老大們,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同樣聯合起來,拒絕這種“聯合代理”的合作方式。
因為代理商提供的是專業的地產服務,代理商和開發商本身就是平等的,我們是以專業服務與開發商進行價值交換,因此,要有自己的行業尊嚴,尊嚴的維護靠的是大家聯合起來說“不!”同時,地產代理市場如果想要良性運轉和循環,是需要行業中走在前面的這些企業帶頭制定游戲規則的,古往今來商會的作用之一不就是維護和平衡市場競爭環境嗎?現在確實需要我們聯合起來,共同澄凈這個市場,避免類似的“血拼”事件。
另外,作為整個行業的龍頭企業,需要帶頭提高行業尊嚴意識,我們不能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盲目地接項目,更不能只是為了掙錢就接受這種所謂的“聯合代理”,教訓還不夠嗎?最后的結果不過是一場場鬧劇之下,誰的實際利益都不高。狗咬狗,一嘴毛!
總之,房地產代理市場需要良性的發展,行業老大們更有責任和義務帶領整個行業健康發展,喚醒地產行業的尊嚴,我們只有堅決地對“聯合代理”說“不”,只有同樣尋求有社會責任感的開發商一起合作,才能促進市場的良性循環,對地產代理市場做出建設性的貢獻。
事實上,“聯合代理”是一種極端功利化的營銷手段。而同行之間一旦引發惡性競爭,導致沖突,甚至拳腳相加時,這類事件引起公眾和媒體的關注,往往會對業界形象和品牌價值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這種損害是開發商和代理商都避免不了的。由之前的兩個例子就可以看出,這些代理行業的龍頭老大在聯合代理時被踢出局、發生沖突時被曝光的同時,損失的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東西,試問大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