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幣”、“潘一千”、“限購是休克療法”……2011年的潘石屹,最引起人們關注的熱點,似乎更多的在于他個人以及他的微博。一次次曝出驚人言論,在網絡上引起廣泛關注。在這背后,折射出的是人們對于高房價的不滿。
此次兩會上,本報記者采訪潘石屹,聽他談對于樓市、限購等熱點話題的看法。
“空氣比房子更重要”
新京報:去年你對PM2.5特別關注,作為一個開發商,為什么突然關注這個?
潘石屹:去年開始知道PM2.5對健康危害最大,能直接進入肺泡。每個人呼吸的都是同樣的空氣,這比什么都重要,比住房更重要。所以我應該關注這個問題。
新京報:去環保局參觀后有什么感覺?
潘石屹:有好多人懷疑環保局把空氣質量的數據人為調整了,讓空氣質量達標。我看了北京環保監測中心和監測站,工作人員都是專業人員,很嚴謹,不會故意調監測數據的。
不過,我覺得,PM2.5哪怕是實驗數據也應該公開。環保部門也應該把惡劣天氣的數據和危害給大家說清楚,同時,每一個人都要想辦法,減少污染排放。
“住宅仍有很大泡沫”
新京報:談點你的老本行,房子的事,你覺得去年一年的調控效果怎么樣?
潘石屹:效果很好,達到目的了,房價穩中有降。
新京報:你認為今年會繼續實施限購嗎?
潘石屹:限購其實和我沒什么關系,我是搞商業地產的。我認為,應該多用貨幣、信貸、稅收、土地政策來調控,少用行政色彩的限購。另外,我認為對外地人和北京人,限購要一視同仁。無論是限購的套數,還是五年的納稅證明和社保證明,都應該一視同仁,體現外地人和北京人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