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0月23日的太原市城中村“兩委”干部警示教育培訓中,太原市市委副書記、市長耿彥波講話指出:在全市城中村改造中,要有開放的胸懷、長遠的眼光和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具備三要素,四堅持,才能讓城市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
耿彥波講話中首先說:“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建設的攻堅戰,來自基層的村、居干部都在城中村改造中承載著重要職責,城中村改造的好與壞、快與慢都與基層一線的干部有著直接的關系。”
為什么要進行城中村改造?“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深刻的社會變革問題”。耿彥波說,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農村變社區、農民變市民的過程。是建設一流省會城市的迫切需要,必須在三五年之內解決好我市城市發展中遺留的“到處是死角,大量棚戶區”等問題。這也是落實黨的群眾路線,讓群眾分享發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在我市建成區規劃范圍內,城中村面積占到了一半以上,所以,城中村改造其價值在城市發展史上的重要性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次“太原解放”。因此,大家要站在戰略的高度、提升城市進程化的高度來認識這一問題。
在談到如何看待太原市當前的城中村改造時,耿彥波說:“我市的城中村改造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從量上講,目前完成整村拆除的只有兩個村,拆遷完畢正在建設的村有14個,已經啟動拆遷但并未拆完的村有53個,另外有104個行政村還未開始拆遷。從實際來看,面臨著許多困難和考驗,存在著不規范、不到位、不嚴格的問題。不規范主要是拆遷安置沒有按時間、時序進行,必須警鐘長鳴;不到位主要是規劃、設計、管理、建設不到位,特別是用地范圍內沒有總規、詳規、功能布局,有些只是“紙上畫畫,墻上掛掛”;不嚴格主要體現在隨意性,沒有嚴格的政策標準和統一標準下的一村一策,沒有公開有效的監督機制,滋生腐敗問題,帶來的是群眾利益的巨大流失。
怎樣推進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耿彥波說,讓城市更美麗,讓人民更幸福。要堅持規劃的先進性和整體性,要以路為界,不搞“插花建設”,不留死角,不留遺憾;要堅持設計的完美性和超前性,設計是城市的美容師,要容積率,也要美觀;要堅持建設的標準性和長遠性,消防、樓距、配套設施都不可忽視;堅持整村拆遷的原則,切實把好關口,把利益的分配解決好,把百姓的利益訴求和城中村改造結合好。
落實到干部個人,要具備三個要素:要有個好班子,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遇到困難敢于亮劍、敢于擔當,才有號召力,才能以政策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來推進城中村改造;還要有一套好方案,要有建筑、規劃、分配等方方面面的詳細方案,充分征求群眾的意見,以達到公開、公平;還要有一個好的開發團隊,作為領導干部要有開放的胸懷、長遠的眼光和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站在群眾利益角度,與優秀團隊合作,當好領頭雁。當前,在城中村改造的關鍵時刻,各級干部要加強領導,強力推進。同時,要提供優質服務,創造良好環境。把城市建設好,把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解決好,使得一流省會城市在我市盡快建成,使太原有更美好的未來。
上一篇:住建部專家:房價上漲不能簡單歸咎于調控不力
下一篇:專家:盤活城市存量用地是土地改革最佳切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