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住宅的結構有哪些形式? 住宅的結構是指住宅的承重骨架(如房屋的梁柱、承重墻等),其作用是保證住宅在使用期限內,把作用在住宅上的各種荷載或作用力,可靠地承擔起來,同時在保證住宅的強度、剛度和耐久性的情況下,把所有的作用力可靠地傳到地基中去。 住宅建筑的形式由于有多種多樣,加上其房間面積大小、開間進深以及組合方式的不同,相應采用的結構也就有所不同。商品住宅的結構形式主要是以其承重結構所用的材料來劃分的。一般可以分為磚混結構、磚木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三種形式。 (2)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如何計算? 商品房銷售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之和套內建筑面積的計算方法: ①套內使用面積:住宅按《住宅建筑設計規范》(GBJ96-86)規定的方法計算;其他建筑按照專用建筑設計規范規定的方法或參照《住宅建筑設計規范》計算。 、谔變葔w面積:商品房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墻體,有共用墻及非共用墻兩種: ①共用墻包括各套之間的分隔墻、套與公用建筑空間投影面積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共用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墻體面積。 ②非共用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入套內墻體面積。 (3)商品房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主要包括以下兩部分: ①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室、公共門廳和過道等其功能上為整樓建筑服務的公共設施用房和管理用房之建筑面積; 、诟鲉卧c樓房公共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 (4)什么是住宅的開間、進深、層高和凈高? ①住宅的開間 住宅的開間就住宅的寬度。在1987年頒布的《住宅建筑模數協調標準》中,對住宅的開間在設計上有嚴格的規定。磚混結構住宅建筑的開間常采用下列參數: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 、谧≌倪M深 住宅的進深就是指住宅的實際長度。在1987年實施的《住宅建筑模數協調標準》中,明確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筑的進深常用參數: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為了保證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風條件,進深不宜過長。 層高 住宅的層高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層面之間的距離,也就是一層房屋的高度。在1987年發布的《住宅建筑模數協調標準》中,明確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筑層高采用的參數為:2.6米、2.7米、2.8米。 、茏≌膬舾 住宅的凈高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上表面到上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距離。凈高和層高的關系可以用公式來表示: 凈高=層高-樓板厚度 即層高和樓板厚度的差叫“凈高”。 (5)什么是建筑容積率、建筑密度和綠化率? 建筑容積率:是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全部建筑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附屬建筑物也計算在內,但應注明不計算面積的附屬建筑物除外。 建筑密度:即建筑覆蓋率,指項目用地范圍內所有基底面積之和與規劃建設用地之比。 綠化率:是指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6)低層、小高層、多層、板式小高層、躍層、復式 低層:低層房屋是指高度低于或等于10米的建筑物,一般是1-3層建筑物,如平房、別墅等。低層房屋一般建筑結構簡單,施工期短,建造成本低廉,給人以親切安寧、有天有地的感覺,它的舒適度、方便度和空間尺度優于高層。人們特別喜歡以此為住宅。但是,低層房屋占地多,土地利用率低,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難以廣泛開發。 小高層: 人們一般把8層至12、13層的建筑稱為“小高層”。小高層住宅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帶電梯。小高層有多層親切安寧、房型好、得房率高的特點,又有普通高層結構強度高、耐用年限高、景觀系數高,污染程度低等優點,很受購房人歡迎。同時,小高層對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土地成本相對下降,很受房地產開發商的青睞。所以,近年來中心城區小高層如雨后春筍,越來越多。 多層:多層房屋指高于10米、低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物。多層房屋一般為4 -8層,一般采用磚混結構,少數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多層房屋一般規格(房型)整齊,通風采光狀況好,空間緊湊而不閉塞。與高層相比,多層房屋公用面積少,得房率相應提高,這是很多人喜歡多層房屋的主要原因。 板式小高層: 作為住宅上的新品種,板式小高層目前沒有明確的定義。一般說來,8至14層、板式結構、帶電梯的住宅樓被稱為板式小高層。 躍層:躍層住宅是一套住宅占兩個樓層,有內部樓梯聯系上下層;一般在首層安排起居、廚房、餐廳、衛生間,最好有一間臥室,二層安排臥室、書房、衛生間等。 復式:復式住宅在概念上是一層,但層高較普通的住宅高,可在局部掏出夾層,安排臥室或書房等內容,用樓梯聯系上下。其目的是提高住宅空間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