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今年的樓市何去何從呢?相比去年,樓市機構“大佬”紛紛一致“空翻多”,而對本地樓市的預測也趨于一致。究竟是“前瞻”還是“忽悠”,是給樓市預測還是給自己炒作,買房者可要仔細判斷。
1月雖然是樓市傳統淡季,但是今年的廣州樓市并未出現轉淡的跡象。了解到,廣州市一手及二手成交數據量價均大大好于往年,延續了去年12月的火爆勢頭。
而上周新增住宅出現難得的“爆棚”,兩千余套住宅將備戰春節樓市。
一手量價:市區齊升郊區齊跌
根據網易房產數據監控陽光家緣網成交數據顯示,2013年1月份廣州十區二市共成交10537套一手住宅,盡管環比上月下跌8.1%,但同比去年1月成交量3195套暴漲229.8%。
樓價上漲主要歸功于中心六區的成交“量價齊升”,據統計,1月中心六區共成交2297套單位,環比上漲10.8%;樓價則高達25656元/平方米,環比漲11.7%。
而郊區樓市則呈現“量價齊跌”的態勢,不但成交量環比上月下跌12.3%,樓價也小跌1.6%。
總體來看,樓價上行壓力逐步增大,據統計全市十區二市僅有番禺、越秀兩區樓價出現環比下跌的趨勢,其余的十區中,天河、海珠、蘿崗等區樓價漲幅較大,而南沙區樓價則連續3個月保持在萬元以上。
二手量價:成交增6倍常現“反價”
從中原地產了解到,春節前的二手房市場延續了2012年末的活躍勢頭,成交量環比基本持平,而同比大增6倍。在價格上,1月份中原成交均價為18451元/平方米,環比穩中略升。
中原地產相關研究人員表示,目前業主對后市信心十足,反價現象常見,轉售為租或捂盤惜售的現象重現,盤源主要來自“賣一買一”換房型業主,整體盤源處于緊張態勢。
而買家認為樓價再漲的可能性高,紛紛加快入市步伐,大戶型及豪宅買家入市節奏有所減緩,首次置業買家再次成為市場成交的主力。
兩千余套新增住宅 “備戰”春節樓市
經過連續一個月的“房荒”,上周,廣州十區二市新增住宅的數量終于出現了好轉。據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最新統計,上周(1月28日-2月3日),廣州十區二市派出8張住宅預售證,7個項目共新增2420套預售住宅,環比上漲了224%。
數據顯示,兩千多套預售住宅全部集中在市郊的番禺、南沙、蘿崗、增城四區,其中,增城有1769套新貨進賬,占了全市總量的73%,這是增城1月內第二次有過千套預售住宅進賬。相比市郊,中心六區則有些沉寂,上周更是遭遇了“零新貨”的尷尬。
2012年:外資機構預測準確率不敵內地同行
2013年:機構紛紛掉頭看漲 數據趨向一致
近日,易居研究院發布《14家研究機構對2012年中國房地產市場預測的回顧比較》研究報告,對于2012年房價走勢的預測,各大機構均以“下跌”為主,僅有克爾瑞一家預測成交價將上漲10%。在成交量方面,意見更是五花八門。國家信息中心最為樂觀,預測將上行5.8%,而瑞銀則預測成交量會下跌10%-15%。
世聯地產去年預測最靠譜
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商品房成交量同比上漲1.8%,成交均價同比上漲7.7%,可見,幾乎沒有一個機構準確預測到去年全年商品房量價“雙漲”的行情。
瑞銀、美銀美林、花旗銀行等六家外資機構2012年初對于國內樓市當年均價普遍看跌,跌幅預測均在5%以上,瑞銀更是給出了下跌5%-20%的悲觀預測,該行對成交量的預測也不樂觀,稱將下跌10%-5%之間。
中國本土的研究機構則相對準確。其中國家信息中心、中科院等均預測當年商品房成交量有個位數的上漲,世聯地產甚至準確預測到2012年上半年量價齊跌,二季度末價格觸底,下半年成交呈回暖的V形走勢。
經過一年的V形反轉,樓市顯出了溫和上揚的態勢。統計近期各個機構發布的預測數據,發現幾乎所有的機構都給出了今年房價趨漲的預測,具體上漲數據也開始趨向一致,大約在5%-10%之間。
本地樓市或現“求過于供”
而對于廣州本地的樓市走向,機構預測也趨于一致。世聯地產在報告中指出,2013年廣州房市仍以剛需為主,或呈現“求過于供”狀態,但大戶型的去庫存化將成為市場焦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