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繼重慶、成都之后,廣州將成為全國第三個推出“地票”流轉制度的城市,允許土地復墾節約出來的用地指標拿到市場上公開交易,一方面解決用地規模、用地指標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激勵社會資金投資農村土地綜合整治。
2日,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與銀行聯手推出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貸款,允許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國土部門將加快推進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和入市流轉,充分保障投資者的權益。同時,廣州還將借鑒重慶、成都“地票”流轉的做法,在用地指標不足時,用地單位可直接向擁有“地票”的村集體購買節約出來的用地指標,在不改變土地權屬的情況下,增加農民收入。
據透露,目前廣州全市農村土地共5527平方公里,其中集體建設用地約600平方公里。廣州農村土地的經濟產出率為城市國有土地的十分之一,但人均占地卻是城市的8倍,存在大量低效利用的土地。為此,廣州將用好城鄉統籌土地管理制度創新試點政策。
3月28日上午,市國土房管局、市“三舊”辦負責人與8家銀行簽訂了共計約3500億元授信額度的戰略合作協議,未來3年,8家銀行將給予美麗鄉村建設1500億元的授信額度;此外,還將給予廣州“三舊”改造1500億元的授信額度。
市國土房管局透露,廣州今后“城中村”改造將堅持政府主導、尊重民意,建設幸福社區。由項目所在區政府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做好編制改造方案和拆遷補償方案等前期工作,改造方案經批準后,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組織拆遷,并通過土地公開出讓引進合作企業。
據悉,廣州將開展低丘緩坡土地綜合開發,專項下達用地指標,不納入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另一方面,將在南沙區開展圍海造地工程,南沙區的用地指標可按圍多少用多少的方式使用,由政府主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