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闡釋小產權房:集體土地上建房屋售給市民
發布時間:2014-01-15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李建霞
摘要:近期,圍繞小產權房的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國務院等有關部門多次重申不得違法開發、
銷售,再次擊碎了“小產權房”的“轉正”夢。有媒體邀請
北京理工大學
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周畢文訪談時,他解讀了“小產權房”的來歷。
周畢文說,“在集體
土地上所
建設的一些房屋,又銷售給了城里的有關消費者以后,那么他得到的是一個鄉鎮政府的,視同你享受村民待遇的這么一個權利說明,這可能不統一,每個村、每個鎮都有自己的小本,或者是一紙合同,我們把這種類似的集體土地上所建設的房屋,又銷售給了城里的市民和居民的時候,我們把這種房屋稱之為小產權房。”
同時,周畢文還解釋道,“事物都是對立的,有大產權就有小產權,正式批準建設,同時對外以
商品房方式銷售,建委系統,建設部系統給你發了明確
房產證,享有70年的產權的使用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產權;小產權建設主體主要在集體制度上,國家土地制度分為兩種,一種國家建設用地,一種就是農民所自有為主體的集體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