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讓金征收欠賬嚴重 地方政府違規主動讓利
發布時間:2015-03-31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木子
摘要:近年來
土地領域的審計報告以及國家土地督察公告,
土地出讓金征收減免、“欠賬”問題幾乎次次“上榜”。
財政部24日公布的2014年
全國土地出讓金收支情況顯示,2014年全國土地出讓金收入4.29萬億元,同比增長3.1%。同時,一些地方存在少征、緩征、減免和返還土地出讓收入行為,或以土地開發、獎勵款等名義返還土地出讓收入,變相減免土地出讓收入。
未征欠征額動輒數百億
媒體梳理近年來審計署關于土地領域的審計報告以及國家土地督察公告,土地出讓金征收減免、“欠賬”問題幾乎次次“上榜”。
審計署2010年公布的土地出讓審計報告披露,審計的13個市地州中,少征、欠征土地出讓金總額達350多億元。國家土地督察機構2013年對全國48個
城市展開例行督察,發現46個城市存在違規少征、欠征或擅自減免土地出讓金等問題,涉及829個項目,欠繳土地出讓金492億元。
近期,一些地方官員的貪腐案被曝多涉及土地交易中的權力尋租,其中,土地出讓金征收環節存在諸多問題與漏洞。
根據財政部2009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要求,除國務院有明確規定以外,任何地區和部門均不得減免緩繳或者變相減免土地出讓收入,土地出讓收入及時足額繳入地方國庫,分期繳納最多也得在兩年內全部清繳。
違規成本低 企業欠繳有恃無恐
土地問題專家、中國土地勘測
規劃院研究員黃小虎說,高額土地出讓金收入長期無法足額征繳,意味著本應用于民生領域開支的公共資金打了折扣;征地補償、安置回遷等費用可能受到影響,帶來土地補償款長期難以足額支付到位,導致失地、拆遷群眾與政府的矛盾糾紛高發;
開發商繳納少部分出讓金即可占用大面積土地,導致不少地區囤地成風,土地利用效率大打折扣。
“土地出讓金征收環節中的諸般亂象,關鍵在于土地出讓中違規現象的責任劃分與追究的缺位。”黃小虎說,盡管國家明文規定禁止地方減免、返還、緩繳土地出讓金,但以往審計或督察中查出此類問題,大多僅被約談和督促整改,受到處理的官員多是因其存在錢權交易等貪腐行為,違規成本較低,企業長期欠繳也有恃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