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雞年春節,全國樓市格外冷清。春節假期期間,上海新房成交僅949平米,較去年縮水70%。合肥、廈門、南京等去年房價大漲的熱點城市,成交量多為個位數,和一年前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
專業人士認為,熱點城市樓市冷清趨勢可能會延續一段時間,一方面,由于樓市調控政策持續收緊,導致房企對房價的預期難以提升,推盤意愿普遍不高;另一方面,買房人觀望情緒濃厚,期盼房價下跌漸成市場主流。
上海:成交量驟降七成
雞年春節,上海樓市一片冷清,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市場成交都較去年大幅萎縮。
某地產最新數據顯示,1月27日到2月2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949平方米,比猴年春節期間減少71.1%,是2011年以來成交量最低的。
春節長假期間只有8個項目有交易記錄,并且所有項目都只成交了1套。從交易產品來看,均為外環以外剛需或者首次改善置業產品,成交區域為金山、青浦等外環以外遠郊,成交均價都在4萬元/平方米以內。而去年同期有24個項目有交易,并且結構也較為齊全,除了剛需改善外,還有一些單價超過10萬元/平方米的高價房。
供應方面同樣陷入低迷,和去年同期一樣沒有產品入市。一方面,年前有一波搶收行情,某種程度上提前釋放供應量;另一方面,市場本身處于淡季,觀望氣氛比較濃厚,因此房企推盤動力不足。
二手房市場格局基本類似,市場進入“假日模式”。外環周邊剛需區域,來客量只有平時雙休日的三四成;中心區域以改善為主,來客量更少一些。來訪客戶以簡單咨詢、了解市場為主,帶看有一定困難。市場經過前期連續走低后,目前有企穩跡象,掛牌價格不再輕易調低。
分析師認為,雞年春節交投大幅下挫,與市場風向有關。1月的一系列數據顯示,樓市進入下行通道基本確立,從購買心態來看亦不會有非理性追漲行為,加之整個2016年透支相當多購買力,所以1月清淡起步已經暗含市場交易不會活躍。另一方面,作為市場交易的“基石”,剛需產品節日期間也沒有相應投放。一些項目在初五以后才有值班人員,可見當前市場各方交易意愿都不高。
多地成交僅個位數
過去一年,合肥、廈門、南京等樓市以超過40%的漲幅,位居全國房價年度漲幅前三位。而雞年春節中其強勢已不再,多地樓市僅成交幾套。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南京市住宅認購量共31套,成交量為1套。認購量與去年春節假期的52套相比,下跌近四成。而且,這31套住宅均遠離主城,其中江寧區恒大龍珺占了13套,為全市認購量的四成多。
據不完全統計,雞年春節期間,合肥市區住宅備案量不足10套,和去年春節假期的35套相比下降七成多。
廈門的春節假期數據目前尚無法查到,但從一些房企反饋的情況看,成交量大概率為個位數。
其他一些熱點城市的樓市同樣一片慘淡。蘇州雖然有房企開展了春節促銷活動,但仍無法拉動銷量。其中,1月27日至1月30日為零;1月31日至2月2日稍有起色,成交住宅分別為7套、3套和2套。與去年春節假期相比,認購量下跌近七成。無錫樓市春節連續6天零成交,整個長假未賣出1套商品住宅,僅在除夕當天成交了2套辦公用房。杭州市區新房銷售量也是屈指可數,總共僅成交了6套,遠遠落后于猴年春節的32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