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大同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實施“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發展戰略,在困難中破冰前行,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持續給力,產業轉型初見端倪,多元化的支柱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8月的大同驕陽似火,夏日的熱浪一波波襲來。與天氣一樣火熱的是各大園區建設者們火一樣的激情,是兼并重組后“身強體壯”的煤炭企業加快發展的熱力,是大企業、大項目“落地生根”增添發展后勁的美好前景。
轉型跨越關鍵在工業,而工業的超常規發展必然離不開大項目的強力支撐。“十一五”期間,大同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在投資、政策、服務等方面一路綠燈,全力推進重大工業項目建設,推進產業轉型,為工業經濟的大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和活力,一批批重大項目在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總投資50億元、共計50萬千瓦的天鎮、陽高、渾源、靈丘、廣靈風電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國電電力(四期)2×100萬千瓦、同煤熱電(二期)2×30萬千瓦、香港中華煤氣油頁巖開發等項目積極推進;總投資15億元的大同冀東水泥2×4500d/t熟料水泥生產線全面投產;同車公司投資3.9億元的大功率電力機車項目已成功落車;國藥集團與威奇達藥業合作投資12億元的原料藥基地項目、豪洋公司投資3.2億元的銅精粉生產項目等正在加快推進。
大同縣周士莊鎮、杜莊鄉境內原來貧瘠荒蕪的土地如今到處彌漫著廣大建設者的熱情,分別于2009年和2010年開始建設的裝備制造園區、第一和第二醫藥園區內塔吊林立、機聲隆隆,工程建設如火如荼。裝備制造園區22家入園企業有近90%已開工建設,中國重汽大齒公司已有三條生產線投產,8條道路將于本月底建成。第一醫藥園區4家入園企業,“威奇達”已投入試生產,“普德”有兩個車間開始試生產,其余兩家企業正在建設中。
園區7條道路預計8月底通車,水、電、氣、熱、通信、照明等已全部入園,可保障入駐企業正常使用。第二醫藥園區3條道路現已開始鋪瀝青,將于本月底通車,污水處理廠已完成建筑工程量的50%,水、電、熱、氣等基礎配套設施正在加緊施工中。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大同市共建成工業調產項目 233項,總投資達442億元,新興產業以每年新增15億元產值的速度遞增。
循環經濟是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科學路徑。步入塔山循環經濟園區,園區內每一種上游產品的廢棄物都是下游產品的原材料,“兩礦十廠一條路”、13個首尾相接的項目將煤炭“吃干榨盡”,組成了“煤-電、煤-化工、煤-建材”完整產業鏈,成為全國煤炭行業最大的循環經濟園區。陽高龍泉工業園區是全省15個循環經濟園區之一,投資近17億元的中亞合資山納合成橡膠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萬噸氯丁橡膠項目和一家“消化”其工業廢棄物的下游企業已投產。
回首“十一五”,大同產業調整有艱辛、有精彩,更孕育著希望;展望“十二五”,“走出轉型路”方向明、目標高,必將創造更新的輝煌。
工業園區能把服務、土地、勞力等優勢聚集在一起,形成規模效益和集聚效應,是加速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器。
“十一五”期間,大同市把建設高標準園區放在經濟強市戰略的首位,突出園區招商,結合自身資源特點和現階段產業發展實際,確定了七大工業園區:裝備制造、醫藥、光伏產業、龍泉化工、塔山循環、左云清潔能源和靈丘冶金工業園區。短短幾年時間,大同市園區建設便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
上一篇: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努力實現人民安居樂業
下一篇:陽高縣深入改革發展中 力爭落實十大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