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1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測試超級管理員
(三)推動智能公共交通系統發展。應積極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公共交通系統,以信息化基礎,促進乘客、車輛、場站設施以及交通環境等要素之間的良性互動,推動智能公共交通系統建設。建設公共交通線路運行顯示系統,多媒體綜合查詢系統、乘客服務信息系統,是廣大乘客能夠方便了解公共交通信息,合理安排出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建立電腦營運管理系統和連接各停車場站的智能終端信息網絡,加強對運營車輛的指揮調度,提高運營效率。
四、優化公共交通運營機構,切實提高國有資產經營質量和效率。
(一)大力發展公共汽車。公共汽車承擔著城市公共客運的主要任務,建議在穩步增加線路、延長營運里程、擴大站點覆蓋面得基礎上,優化線網結構和運力配置,加快車輛更新步伐,選用安全、舒適、節能、環保的公共交通車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要和多樣化交通需求。公共汽車線路和停靠站點要盡量向居住小區、商業區、學校聚集區等城市功能區延伸,方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并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扶持城鄉之間的公共交通發展,引導城市公共交通向農村延伸服務,方便農村客運與城市公共交通的轉接換乘,解決農民出行難問題,中巴車作為公共汽車的補充,是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形式,應充分發揮其優勢,合理引導,規范發展。
(二)加快公共交通體制創新。建議公交企業進一步改進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務質量,打造節約型企業。增加公共交通科技含量,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優化人力資源總量和效益。繼續深化公交企業改革,增強公交企業服務能力。政府應進一步增加對公交事業的投入,公交事業的投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固定場所建設,另一部分是公交車輛投資,鑒于政府財力有限,建議進行分類處理,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對于具有流動性質且資產折舊高的公共交通車輛,在產權明晰的基礎上,鼓勵社會資本以合資、合作或委托經營等方式參與公共交通投資、建設和經營,按照“誰投資,誰收益”的原則,在政府允許最高收益的范圍和幅度內,由公交企業自行通過各種較靈活的方式進行自籌解決。對于固定場所站點的建設,建議改變現有各公交線路首發站占路為站、影響市容市貌和城市交通燈情況,進行統一規劃。
(三)公交發展應注重以人為本。在今后發展中,為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工作效率,把城市居民以安全、快捷、經濟的方式運輸到目的地:意識建議合理安排公交線路。在摸清城市人流、客流主要流向和數量的基礎上安排線路和沿線停靠站點,最大程度地滿足廣大群眾出行的基本需要;而是建議合理安排車輛密度。一些人流多的區域,應該多安排車輛投入運行,車輛投入在高峰和低峰時期應有所區別;三是建議新增車輛必須注重環保和節能。公交車輛運行時存在著廢棄和噪音污染,要逐漸淘汰一些污染嚴重的公交車輛,引入一些環保和節能的車輛,為建設循環性、生態型經濟做一些應有的貢獻;四是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熱島效應”導致中心城市在炎熱的夏季氣溫高,而廣大乘客隨著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空調公交車的需要也明顯提高,建議在一些人流量大的線路推出空間空轎車,在舒適性方面進一步滿足群眾對外出行的需要
|
答復>>
|
標題:關于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第114號提案的答復
|
答復單位: 答復時間:
|
|
尊敬的陳云文委員:
您好。您提出的“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為百姓出行創造平安暢通環境的提案”收悉。經我們認真研究后,現答復如下:
一、您的這一提案提得很好,您提得建議切中問題要害。我市現有公交車輛806輛,運營線路41條,線路總長度575.2公里,線網總長度為316.45公里,占到城市客運總量的一半以上,按照“財政安排優先、稅費扶持優先、土地配置優先、路權使用優先”和“政府投入為主”的原則,使公共交通實現“總量上規模、車型上檔次、服務上臺階、管理上水平”的目標已經刻不容緩。您的四條建議對改善城市交通擁堵,改善群眾出行,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您提出的“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為百姓出行創造平安暢通環境”的建議,在這里需給您說明的是:大同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12月出臺了《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實施意見》,在《意見》中均已明確,有的已經落實,比如去年新建設的御河西路,迎賓路等均新建設了港灣式公交專用軌道,古典式候車廳。有的正在落實,比如公交車輛的更新、雙燃料車的逐步引進。有的已列入規劃,比如《意見》提出近期(到2010年)實現公共交通“總體上規模、車型上檔次、服務上臺階、管理上水平”的目標,出行比重上升至20%以上,建成區公交線網密度達2.5公里/平方公里,同比增長 25%。中遠期基本形成貫通全市各區、縣的公交體系,使大同公交的各項指數達到全國同類城市水平。《意見》明確了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主要任務,要求加快公交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2010年前,公交線路增加到60調,同比增加21條;公交車總量達到1000輛,同比增加363輛(不含到期報廢車輛),其中2008年已更新200輛,使萬人擁有公交車達到8-10標臺,同比增加3-5標臺;改造火車站、同煤集團調停車場2個。新建與東新區等掉停車場3個,新建修理廠1個,新建交通換乘樞紐站5個。要求加快BRT快速公交的可行性研究;積極推動公交智能化、信息化發展,2008年建設智能化調度系統;進一步優化公交路網規劃,擴大公交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等等。
三、關于您提出的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思想“的建議,在《意見。中已明確,”公交優先“戰略正在逐步實施,知識由于政府財力所限,落實的力度還不夠,今后隨著政府的投入的力度不斷加大,您將看到一個配置合理、線路優化、合理科學的公共交通體系,廣大市民群眾的出行環境會逐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