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正以“一軸雙城”之“古今兼顧,新舊兩利”的全新面貌探索著創造中國特色城市。
良好的城市環境是一個城市文明的標志,承載著城市精神。進行城市建設就是發展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大同市為進一步落實城市定位要求,大力構筑生態宜居城市,在《大同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被國務院正式批準的基礎上,按照“古城保護、新區開發、舊城改造、礦區提升”的思路和“一軸雙城,分開發展,古今兼顧,新舊兩利,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城市發展戰略,展開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新區建設框架初步顯現,古城保護修復如火如荼,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觀。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大同市以傳承文脈、創造特色為主導,依托豐富的資源,大打文化牌,確立了古城保護的大思路、大格局,從2008年起,在3.28平方公里的古城范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文物景點修復保護工作。
曾先后開工建設了云岡大景區、善化寺、華嚴寺、關帝廟、府文廟、帝君廟、清真寺、法華寺、古城東南隅民居、純陽宮、東城墻和站東清真寺、南城墻、北城墻、代王府、鼓樓東西街、北魏明堂、清真寺廣場等保護與修復工程。修復后的云岡大景區、華嚴寺、東城墻等景區游人如織,連片保護而形成的整體風貌深受好評。
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品位得到極大提升。與古城形成強烈對比的御東新區的建設也在加緊進行。市政務大廳已完成搬遷,投入使用。市婦幼醫院、市五醫院、市中醫院、北師大大同附中、市衛校、市實驗小學、市法院、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市疾控中心等主體建筑基本完成,正在進行內外裝修、完善管網等配套工程,今年年底將陸續交工。總投資20.14億元的新區博物館、圖書館、大劇院、體育中心等標志性建筑正在進行之中,文瀛湖大景區建設進展順利。一座具有現代化氣息的新城正在御河東岸崛起。
幾年來,我市共完成投資123.71億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建設121條、300公里。僅2008年到2010年,共投入110.79億元,實施了85條道路、29座橋梁,建設總里程219.512公里。今年又對62條道路進行了續建、新建。御河西路、魏都大道、云中路、迎賓街等城市主干道寬闊通暢,以御河東路、南環路東延、興云街等為主干的御東新區已形成83公里的道路新框架。驅車行駛在御東新區寬敞通達的道路上,道旁綠樹成蔭,繁花入景,分外怡人。飛架在古城與新區之間的平城、興云、北都、南環、迎賓等5座大橋巍然屹立,在大大緩解城市車流的同時,也為城市平添現代氣息。省市重點工程——國道208一級公路改建工程已完成總投資的65%。云岡旅游專線、恒山旅游專線等改擴建工程順利完工; 榮烏、大呼、同渾、大天、渾廣5條高速公路建設推進順利,對我市今年有望實現高速公路縣縣通及全市高速公路一小時經濟圈的歷史性跨越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于去年奠基的大西鐵路客運專線正在加緊建設。城市建設與城市交通發展相輔相成,初見成效。
加快市政設施建設,為城市建設與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上一篇:大同市口泉植物公園規劃建設初綻新顏
下一篇:大同城建初現端倪散發獨特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