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6家擁有特級、一級施工資質的施工企業,共同承建總投資8億元的青海最大拆遷移民安置工程——— 康川新城。2010年4月,浙江建工、江蘇一建、揚州五建、東陽三建、晟元集團、青海四建這6家在業內有些名氣的施工企業,開始建設康川新城154棟住宅樓房。
2010年4月,浙江建工、江蘇一建、揚州五建、東陽三建、晟元集團、青海四建這6家在業內有些名氣的施工企業,開始建設康川新城154棟住宅樓房。康川新城屬于限價類保障性住房,按規定戶型以每平方米800元價格限制銷售給西寧市甘河灘工業園5371戶征地農民,一次性集中安置22600人。今年4月初,部分村民發現房子存在質量問題。5月12日,檢測結果公布:6家企業所建住宅中有21棟樓的個別樓層不同程度存在露筋、空洞、蜂窩麻面、陽臺欄板強度不夠等質量問題,其中江蘇一建有3棟存在混凝土構建強度偏低等嚴重質量問題,部分樓層被要求拆除重建。
康川新城由青海省建筑勘查設計研究院以工程總承包的形式建設,后以全國招標方式招入浙江建工等6家施工單位及6家監理單位。檢測結果公布當日,總承包方向全體村民和政府公開道歉。
甘河工業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云洲說,我們從這么多投標企業里“優中選優”,沒想到最后6家企業都蓋出了“問題房”。
記者日前來到康川新城江蘇一建施工點,看到幾個工人正在“問題住宅樓”外部做建筑拆除重建前的準備。該項目負責人彭義紅說,經過停工誤工、返工整改,可能在這個項目上企業會虧損200多萬元。彭義紅認為,6家企業沒按正常的建筑規律和工序蓋房,所以造成了質量缺陷。
搶工期而忽視質量。在青海有3個月寒冬不能施工,由于量大期緊,所有施工單位的思路是先干到封頂后再進行修整,發現蜂窩、麻面、露筋等施工通病后沒有及時處理,忽視了整體質量。
投入不足,省錢干活。康川新城的每平方米造價為1080元,這是合同定死的,但自進場施工后,遭遇通脹因素和建材漲價,施工單位不愿再投入成本確保質量。
招人把關不嚴。近年西寧、玉樹重建開工建設項目增多,合格建筑工人在市場上十分緊俏。工量大,用人缺,一些沒手藝、沒經驗的人也混入其中。
浙江建工及揚州五建兩個標段62棟樓由青海工程監理公司這家國企20人負責監理,總監工程師韓保江說,近兩年青海建設項目激增,而本省工程技術人員奇缺,監理單位招用的人員以學生居多,缺乏管理經驗。
上一篇:房產老總借改制侵吞國有資產 涉三宗罪獲刑17年
下一篇:警惕“股份制購房” 隱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