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報道,鄂爾多斯“年財政總收入800余億元,欠債3000億元”。當這樣對比懸殊的數據被報道出來后,鄂爾多斯瞬間陷入到巨大的輿論漩渦之中。在美國汽車重鎮底特律宣布破產的背景下,鬼城鄂爾多斯的標簽被更改為“債城”,破產危情烏云壓頂。
不僅如此,鄂爾多斯東勝區政府向企業借款15億元用來“發工資”的消息也在瘋傳。而同一時間,審計署又啟動對地方債的大審。對此,有媒體奔赴鄂市進行了調查。
“沒有,沒有,不可能有那么多,我認為不會超過1000億元。”7月31日,東勝區財政局副局長戴宏奎說,連聲否認相關傳言。鄂市財政局局長劉建勛沒有直接回應全市債務總額問題,僅稱具體數據目前正按審計署的最新統計口徑核實界定中。
而針對“政府借錢發工資”消息,鄂爾多斯市財政局在說明中稱,的確曾向伊泰集團借過15億元,但不是用來發工資,而是全部用于了民生事項支出,所借資金已如期償還了。
不過,在鄂爾多斯調查發現,前期造城運動引發的債務問題已經拖累當地經濟,眾多被拖欠工程款的企業陷入困境,這場由債務引發的經濟危局或將繼續發酵。
借錢,但未用于發工資
報道將鄂爾多斯稱為“債城”之時,還爆料稱,2012年底,東勝區政府為了給公務員發工資,向轄區重點企業伊泰集團借款15億元。
8月1日,伊泰集團求證此事。當日適逢集團董事長張雙旺70歲壽辰,他表示,2012年底,鄂市政府領導對他說,因為財政緊張,希望伊泰能借款15億元,“我當時就表示,借錢可以,但要按時還。結果去年12月底借,今年3月底就還了。”
張雙旺特別強調,15億元的借款來自于集團,而非股份公司(即伊泰B股)。據張雙旺介紹,當時有傳言稱他為了躲避政府借錢而跑到了美國,并有意將總部搬離鄂爾多斯,“這完全是瞎說八道”。他解釋稱,去美國一是探視在那邊讀書的孫子,二是治療氣喘的毛病;搬遷總部更是經不住推敲,伊泰在鄂爾多斯土生土長,市、區政府對企業都不錯,再加上現代科技發達,即使企業加大對外投資,也無搬遷總部的必要。
針對傳言伊泰集團還給東勝區政府借款一事,張雙旺表示,其實是伊泰為區政府下屬企業融資提供擔保,“這是很正常的企業行為。”
在發稿截止前,鄂市財政局特別說明稱:經認真調查核實,該市各級政府從未發生因發放工資問題向企業借款事宜……2012年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為375.5億元,全部為地方的“真金白銀”,而同期全市用于工資支出為82.8億元,僅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22%。上述相關數據充分說明市財政完全有能力保證工資支出需要,沒有必要向企業借款發工資。
那么政府為什么借錢?公務員工資能如期發放嗎?
鄂市財政局介紹,2012年底臨時向伊泰集團有償借款15億元,用于了部分旗區支付農民工工資及重大民生事項支出,所借資金已按約定于2013年3月份如期償還。
戴宏奎則表示,截至目前,東勝區還沒有出現拖欠公務員工資的情形,“包括公務員在內的財政供養人員的工資都是當月發,7月份的工資前幾天已經發放。”
不過戴也承認,過去發放工資的時間是月中,現在改為月底了。
悲慘的工程款
如果說,在地方性債務積聚膨脹的背景下,公務員還有保證的話,企業的狀況,尤其是有“燒錢”的大工程項目的企業就沒這么幸運了。
“我們有4個月的避暑黃金期。從去年開始,政府就提出了將東勝打造成避暑休閑之都的發展思路。”戴宏奎介紹說。該區旅游局、文化局等單位赴持續高溫的杭州推介旅游。
鄂市在大力發展旅游業,這似乎是一個信號。在鄂爾多斯樓市泡沫破滅、高利貸崩盤、煤炭產業遭遇寒流,以及此前被寄予厚望的裝備制造產業等難見成效的背景下,鄂爾多斯不得不謀求重生。
在當地發現,求變之中的鄂爾多斯,工地大量停工,爛尾樓林立,大街上眾多門面關張,人流車流稀少。
“鄂爾多斯現在問題太大了。政府債務纏身,企業日子難過。”7月30日,鄂爾多斯一位要求匿名的企業負責人指著寬敞而空蕩的辦公大樓稱,公司近幾天又裁掉一批員工,以緩解經營壓力,“好幾個月沒錢發工資了。”
據這位負責人透露,他多年前承擔了多個旗區政府的市政工程建設,工程交工后三四年,政府一直未能支付工程款;因為資金鏈斷裂,企業已經無力開展后續經營,手頭所有工作都停著。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去找建設局和政府主要領導,但對方的答復就是沒有錢,讓等著。”說話時,他不斷地嘆著氣。
據了解,僅在康巴什新區管委會,就有眾多建筑商的工程款被拖欠,大的如承建了康巴什管委會大樓的興泰集團、負責路橋施工的東方路橋公司,以及承擔綠化的企業,少的欠數百萬元,多的過億元。在債權人看來,康巴什新區管委會還債壓力很大,因為轄區大型企業少,財政收入微薄。數據顯示,2012年康巴什新區財政總收入為15.9億元,不到鄂爾多斯全市的1/50。
“可以這樣說,絕大多數與房地產開發、工程建設相關的企業都瀕臨絕境,隨時都有可能倒閉或破產,公司或裁員或放假,老板都跑到外面去了。”這位負責人斷言,鄂爾多斯經濟10年內難翻身。
政府債務知多少
各執一詞,那么政府債務到底有多少?媒體此前報道稱,鄂市地方政府債務龐大,民間估算高值為3000億甚至4000億元。而一位接近鄂爾多斯市政府的人士則稱總額為2400億元。
戴宏奎則透露,在今年年初召開的鄂爾多斯財政工作會議上,相關材料通報顯示,截至去年底的數額是不到800億元。
戴宏奎稱,從專業角度看,實際數額可能會比上述口徑稍大一些,但差額不會很大。他解釋,根據一般做法,工程完工但沒有決算的,相關數額不會被統計到政府債務中,但此類工程并不多,因為去年經濟不景氣,新開工政府工程不多。
在戴看來,外界有關地方債務數額的傳言太過夸張。他以自己任職的東勝區為例說,外傳東勝區負債800億元甚至1000億元。而實際上,東勝區的債務總額約為200億元,主要集中在城投公司。
上一篇:上海中心大廈8月4日封頂 高樓周圍地面現裂縫
下一篇:房產稅試點擴圍 或“集中批準一批”方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