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業本著“致力于人類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務商”的企業定位,蒙牛乳業集團在短短十年中,創造出了舉世矚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跡”。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奇跡企業,卻陷入了占地風波。
作為望都縣招商引資最大的客戶之一,蒙牛乳業對當地政府來說可謂舉足輕重,蒙牛在當地項目預計總投資5.1億元。“蒙牛一家企業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就占到58.5%,有力地支撐了工業經濟發展。”在2009年11月2日,望都縣縣長李寧太在全縣領導干部大會上講話時如此表示。
而當初為了引進蒙牛乳業,望都縣政府可謂不遺余力。在河北省政府網站上有關望都縣招商引資的宣傳資料顯示,蒙牛液態奶項目從接觸洽談到正式簽約僅歷時半年,從破土動工到竣工試產不足10個月,項目建設速度之快,開望都縣項目建設先河。
此外,“在用地現場,相關單位一把手放棄節假日堅守現場,3天內完成征地任務的80%,”宣傳資料還稱,“對蒙牛提出的PET項目建設用地、資金和優惠政策等問題,當即亮明態度,全力予以支持。短短20多天,望都縣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全部完成。”
而這也讓蒙牛方面極為滿意,宣傳資料中顯示,蒙牛(保定)事業部經理韓建春當時表示:“望都營造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這種親商愛商的氛圍讓人感動。”
但是,在飛速的征地背后,卻有未批先占的嫌疑。
一畝地征用40年,一次性補償17066元,再加上每畝地800元的青苗補償款,4.5畝地總計8.0397萬元,這便是河北省望都縣田莊村村民李增樂交出4.5畝農田后,在未來40年所得的全部款項。而被征用的農田中,即包括蒙牛在望都縣項目擬占用土地150畝。租用,還是征用?
李增樂表示,蒙牛建廠使用的土地,其補償款遠低于周邊其他村的村民,“核算下來,我們一畝地一年才補償700多元,別的村子一畝地兩三千元的也有,都比我們高。”為了追討補償款,田莊村村民開始四處尋求幫助,直到去年找到北京市資略律師事務所。
資略律師事務所調查后發現,河北省國土廳批復征用的230畝基本農田,按照每畝1290元的23倍計算補償數額。但是村民的補償仍按照最初“非自愿”議定的742元/畝的23倍計算,300余萬元的差額無處可循。
在記者獲得的材料中顯示,望都縣政府委托縣財政局與田莊村村民簽訂協議書,以一畝地17066元的價格獲得40年土地使用期。兩次“用地”簽訂的協議書時間分別為2006年6月6日和2007年2月2日,但是,【冀國土資批字(2006)214號】、【冀政轉征函(2007)0695號】兩個征地批復文件日期卻分別為2006年12月21日和2007年12月29日,中間至少出現半年多的時間差。
當時,李增樂以為簽訂的是租用協議,直到去年12月,他才得知不是租用而是被征為國有。而望都縣政府國土資源局土地利用股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沒有什么協議,一直是征用的形式。”
還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被征用的都屬于基本農田,國家政策規定征收一畝地也要通過國務院批準。”李增樂表示。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征用基本農田由國務院審批,而望都縣通過保定市政府“調整規劃”的方式將基本農田調整為耕地,然后直接由河北省國土廳審批,并未獲得國務院相關批文。
不知自己土地從租變為征,李增樂稱是由于他并沒有收到土地征用告知書。但在望都縣國土資源局關于田莊村征地問題的復函中,當地政府表示:“分別下達了《聽證告知書》和《土地征收告知書》,田莊村村委會及有關權利人均不要求聽證。”不過,在記者獲得的一份望都縣國土局檔案中放棄聽證程序的回執上,并無一個被征土地村民的簽字。
記者針對上述問題電話采訪當地財政局時,該局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領導不在,暫時無法回復。其實,當地招商引資過去的項目不只蒙牛一家。當地村民稱,望都縣政府在原來的基本農田上劃定了2000畝的工業園區發展規劃,目前已占用基本農田500多畝,已有希努爾男裝、益海糧油、德勝制灌、九安門業、蓮眾食品等企業入駐。
“我們屢次向鄉政府反映,鄉里都說已經簽訂了協議,同意了700多元的補償方案,只能按照當初的方案走。”李增樂稱。
而蒙牛方面則稱,至于每畝地花了多少錢,不便給出具體數字。此外,蒙牛方面還表示,“此事跟蒙牛并沒有直接的關系,蒙牛在望都的投資是當地政府主動招過去的,并且擁有當地政府給的土地使用證及建廠的全部法律文件,占地款項也已交付給當地政府。”
此外,李增樂還表示,31戶農民本來應當在土地被全部租用后即享受“低保”待遇,不過,這一本應即刻享有的待遇,卻是在村民數次反映情況后,直到2010年底當地鄉政府才同意將失地農民納入低保,并支付了2010年第四季度的低保費用,但此前的費用卻拒絕補齊。
上一篇:黑龍江豪圈農民耕地 棚改項目變身商品房銷售
下一篇:土地腐敗事件亟需整治 地根緊縮顯露調控雙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