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問題應抓主流,看本質,不要糾結于細節不放,否則,我們就會解讀出許多負面的東西,恰恰影響我們對事物本質的正解理解。可最近哈爾濱市委書記蓋如垠的規矩,給時下很多省市起了很大的借鑒作用。
保障房是哈爾濱“十二五”規劃設立的三大剛性指標之一。黑龍江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委書記蓋如垠定下規矩:一是不準改變保障房的性質;二是絕不允許造假;三是政府準備賠100個億。
一些人對蓋書記的賠提出質疑,認為政府對民生的投入是職責、本分,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些質疑有其合理成份,但太未免挑剔。
“賠”100個億的說法不對,應當說是投入100個億,而且投入100個億是應當的。有這等好事!這未免理想化了,在現實生活中,應當的事多了,都能實現嗎?
就拿保障房建設來講,當下許多地方政府熱衷于土地財政,對中央調控樓市的舉措或陽奉陰違,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賺錢都紅了眼,對保障房建設沒心思,磨磨蹭蹭,哪還舍得往保障房建設砸100個億?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要為蓋如垠書記舍得往保障房建設“賠”100個億叫好,舍得往保障房建設“賠”100個億的書記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離百姓們的企盼距離太遠了,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市委書記舍得往保障房建設“賠”100個億!
如果沒有這種精神境界和魄力,很難想像哈爾濱市保障房建設的整體開工率能達到92%,能超過72%的同期全國的平均開工率。而且,這些保障房很大一部分就建在哈爾濱最好的地段,環境、配套、采光、交通便利、宜居等方面幾乎與商品房無異。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哈爾濱市委書記蓋如垠要往保障房建設砸100個億,很有魄力,讓望房盼房的百姓們心里燃起了希望,對于促動其它城市或地區的保障房建設具有強烈的示范作用,其意義非同凡響,耐人尋味。
上一篇:步步驚心之剩女為房而婚 
下一篇:業界專家齊聚廣州地產論壇會“懸空”國內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