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佳木斯市最繁華的長安路東段,一個占地面積1406平方米、規劃設計為12層商服加住宅的綜合樓開發項目正在建設中。這個開發項目,從一開始的動遷階段就是違規操作的。
動遷戶王虹實名舉報說,2009年下半年,市里一孫姓自然人聯合佳木斯寶泰醫藥連鎖公司進行房地產開發。因其沒有房地產開發資質,遂“掛靠”在佳木斯永興房地產公司名下搞拆遷。其“掛靠”的永興公司是一家開發資質已作廢的企業。
偽造拆遷許可證強拆
2009年10月,開發商對動遷戶停水停電,樓道內的電路變壓器都被拆了,居民打報警電話9次,當地派出所出警9次,但沒能制止強拆。無奈,動遷戶給佳木斯市委寫信反映強拆問題,市委責成市房產局查辦。
一個沒有房地產開發資質的投資主體,先后“掛靠”兩家不同的房地產公司,偽造拆遷許可證強制拆遷,依靠當地一些部門和干部的“幫助”,在沒有取得規劃建設許可和開發項目許可的情況下上馬,大興土木違規開發房地產。這究竟是為何?
佳木斯市市房產局提供的《查辦報告》表明,永興房地產公司在該地段并沒有取得拆遷許可證,屬于違法拆遷。另外永興房地產公司因未參加2007年度資質年檢,開發資質已經作廢。因偽造拆遷許可證和違法拆遷,開發商被罰款10萬元。
拆遷辦被指假罰款
2010年4月,這家開發商又“掛靠”佳木斯市建安房地產公司,繼續進行房地產開發,并拿到了市拆遷辦發放的拆遷許可證,對動遷戶進行了徹底強拆并動工建設。
記者向佳木斯市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拆遷管理科科長張志文索要罰款手續留底,他卻提供不出來。張志文解釋,是拆遷辦的財務人員把罰款弄錯了,弄到“房屋拆遷貨幣補償賬號”里去了。據記者了解,房屋拆遷貨幣補償賬號里的錢是開發商給拆遷戶進行補償用的,對開發商的罰款應上繳市財政。有的市民指責市拆遷辦“假罰款”。
更令人費解的是,對一個沒有開發資質又“掛靠”在資質作廢企業的開發商,市房產局的“查辦”并沒有阻止其違規開發。
國土局規劃局補手續
在這家開發商轉而違規“掛靠”建安公司的過程中,一些關鍵手續是當地國土部門給“補辦”的。
佳木斯市國土資源局有關負責人承認,這個項目先后兩次“掛靠”房地產公司,一開始是永興公司通過招拍掛程序拿到的土地,后來又變更開發主體,由建安公司開發,至于“掛靠”是否違規,他們不清楚。該局用地科科長李長春解釋說,因為是相關各方商定的,市國土局就沒有公開進行市場招拍掛,事后給建安公司“補辦”了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成交確認書》。
佳木斯市市國土局“補辦”的手續起到重要作用,被“掛靠”的建安公司將這一開發項目拿到市規劃局時,順利辦下了規劃用地許可證。市規劃局綜合科科長于海生說:“在辦規劃用地許可證時,我們不用看開發資質,誰摘來土地就給誰辦。”
記者問,這一開發項目當初以“掛靠”永興公司名義開發時,就辦下了規劃用地許可證。同一地塊怎么給兩個公司辦了規劃用地許可證?于海生解釋說,由于發現永興公司沒有資質開發,“我們就把那套手續給國土部門拿回去了。”
有政府某負責人關照
佳木斯市規劃局副局長李明表示,這個項目的開發至今仍是違規違法的。僅規劃審批環節看,相關開發商目前連動遷工作都沒做好,動遷回執尚無法提供,因此也拿不到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沒有手續,就屬于私拆濫建”。
據反映,該項目能順利通過國土部門的審批以及規劃部門的部分審批,還得益于當地政府一名負責人的“關照”。面對記者提問,這位負責人說:“當時一個醫藥公司說要蓋樓,給我寫了一個開發意見,我就簽給規劃局了,后來才聽說該企業開發資質不符合要求。至于現在是誰在開發,我就不清楚了。”
寶泰醫藥連鎖公司負責人郭慶友承認,作為實際投資人,他們先“委托”永興公司搞開發,因發現對方也無資質,又轉而“委托”建安公司開發。建安總經理季中建先是否認“掛靠”開發,后來又在電話中承認是“受人之托”。
上一篇:溫州投資客斷臂求生 上海市場拋樓忙
下一篇:京貿國際維權變血案 退房浪潮一度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