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買房人最關注的房屋使用面積來看,電梯房因為有電梯、電梯候梯間、地下室等公建部分,需分攤的公用面積比樓梯房更多,實際得房率相對較低。以120平米來算,得房率在80%左右。樓梯房由于沒有需要公攤的電梯和門廳,得房率一般都在85%以上,一般樓梯房的得房率要比電梯房高10%左右。如果一個單元同時安裝2部以上的電梯,得房率將會更低。
電梯房所在小區的物業管理費一般也相對較高,而樓梯房較低。據了解,從物業管理收費看,電梯房要擔心十幾年后電梯的壽命,從維修資金上無形中又需要花費一大筆。另外,如今電梯費也多是獨立于物業管理費之外收取。
據記者了解,如今新社區如水泉灣·龍園、御錦源等的電梯費用都達到每月每平米0.5元,以一戶120平米計算,光電梯費用一年就需大約700多元。所以,雖然電梯房的普及是大勢所趨,然而對于購房者來說,由于電梯房的投入成本比樓梯房高,所以后期投入也高。
小高層、高層之所以稱為電梯房樓盤,就是因為有了能保證便捷上下的電梯。電梯如果質量不行或者維護保養不當,則成了使電梯房生活質量大打折扣的“罪魁禍首”。所以,購房者買房時,不能只關心房價、戶型等因素,電梯的質量、數量,尤其是維修保養等細節問題要特別關注。
記者在互聯網查詢到,電梯壽命通常為15年,一部住宅樓的電梯20萬到30萬元,每部電梯運行期間的維保費用每月為300元到700元不等。看待電梯的質量,業內人士認為,主要要看電梯的生產廠商實力(是否品牌)、運載力是否充足、防火是否符合規范、消防設施是否齊全,此外就是物管的維修保養情況。
目前,不少購房者對于買房要看電梯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一般也會了解一下電梯的品牌、數量等,但很少有人知道電梯保養維修的重要性。據了解,在外地不少城市,酒店、寫字樓等管理相對比較規范的使用單位,電梯事故很少發生,原因就是維修護理得比較好。而居民小區電梯事故多發,就是因為這些場所維保工作跟不上。
一些小區的物業管理貪圖眼前之利,不愿意為電梯維保花錢,或者在維保上以省錢為原則,請社會上一些報價便宜的雜牌或根本不具資質的電梯維修公司負責維保,這都是導致電梯存在安全隱患的重要原因,到頭來受害的還是廣大業主。
如今,購房者都知道買房要買物業管理信得過的樓盤,而物業管理水平究竟如何卻不得而知。因此,大家看房時不妨留個心眼,看看電梯保養如何。
上一篇:大半夜府西偷襲著火 公安消防奮力撲救
下一篇:保利地產欲掘金商業地產在京啟動新的投資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