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品牌房企強強聯合拿地和開發項目,越來越成為一種主流現象。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下半年以來,十大品牌房企在一二線城市聯合拿地規模占比穩步提升,2013年一季度達到69.4%,二季度則增加至78.7%。業內人士認為,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的優質地塊成為各大房企爭奪的焦點,而聯合拿地、聯合開發也成為房企強強聯合、分散風險的選擇。
從抱團取暖到強強聯合
據了解,前幾年房企聯合的形式,更多是中小房企在越來越嚴的調控背景下抱團取暖。那么,近幾年,保利、融創、萬科、富力等巨頭型企業選擇與自己同級別房企聯手,形成更加強勢的聯盟,可以看出,房地產合作模式已經逐漸向“強強聯合”演變。
比如今年6月,萬科、保利兩家房企合作競得商業地塊,由兩家品牌企業分享資源、聯手進軍商業地產。而這一類合作中,其最為典型的模式是“地產央企+一線上市房企”。很多以這種形式開發的項目都取得了不俗的市場成績。比如萬科與五礦、住總在北京合作開發的如園、金域華府等多個項目,以及融創與中化方興聯合開發的金茂府。
如今,“地產央企+一線上市房企”的聯合開發模式又添新軍。世界500強中國電建集團成員企業中國水電地產,與地產上市公司金地集團的強強聯手即將“開花結果”。今年2月,兩家企業經過激烈的角逐,聯手打敗了眾多品牌房企,以40.3億元拿下門頭溝兩個地塊;而下半年,在這兩個地塊上打造的40萬平方米低密大盤西山藝境即將入市。
強強聯手背后的市場邏輯
如果說品牌房企聯合拿地的方式是規避風險和分享資源,那么雄厚實力企業之間的聯合開發則有著更深遠的圖謀。無論是萬科聯合保利進軍重慶江北區,還是中國水電地產聯手金地集團進入新西山板塊,從中都可以窺見一斑。中國水電地產和金地集團相關高層在不同場合均表示,看好一線中心城市帶來的發展。布局新西山板塊已成為兩家企業共同看好的發展戰略重點。
作為中國水電地產與金地集團兩大企業發展中的一個戰略布局,中國水電地產對新西山板塊的了解,遠非其他企業能比,能充分發揮央企地產資本和資源優勢,結合在地產開發運營方面的專業能力和團隊,進一步推進區域深耕。而金地集團在產品創新和品質把控上的成功,一向為業內和業主所稱道。強強聯手為品牌企業拓展市場空間、減少成本提供了條件。更重要是通過各自的優勢組合,能做出更好的產品。業內人士坦言,中國水電地產和金地集團的此次合作,是將中國水電地產所依托的強大資源優勢、技術力量,和金地集團廣受贊譽的產品體系化創新進行優勢互補,將會有令人期待的能量。
隨著品牌房企強強聯手“攻城略地”之戰打響之后,地段毋庸置疑成為眾多房企的必爭高地。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下半年,北京住宅市場預計入市40個純新盤,是今年上半年新盤入市量的2倍。北京各大區域,也在稍作“蟄伏”之后,重新進入了自身潛力價值的高速釋放期。
上一篇:調控信號解讀各異 房地產板塊上演“過山車”
下一篇:超標繳存住房公積金 單位領導將被降級或撤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