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太原市保障房建設規模平均每年約2萬套。2011年,我市將保障房建設規模擴大到4萬套,目前已超額完成任務。全市城鎮人均住房面積,由2005年的23.16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27.46平方米,名列全國前茅。
山西省住建廳副廳長任在剛表示,按照規劃,太原市“十二五”要建設14萬余套保障性住房。對此,省直部門將予以大力支持。此外,盡快成立太原保障性住房投資公司,彌補保障房建設資金不足等問題。
要解決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就必須建造大量保障性住房。12月14日在太原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座談會上,市領導要求,各有關部門要為保障房建設提供有利服務、上門服務,對在保障房手續辦理上效率低下、推諉扯皮的市直部門,要嚴格追究責任。
當天,太原市首先向省有關部門介紹了太原保障性安居工程有關情況。“十一五”期間,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由過去單一的舊城改造和經濟適用住房,拓展成以廉租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棚戶區舊城改造的“三房兩改”模式,全市形成了“高端有市場、中端有支撐、低端有保障”的多層次住房體系。
市領導指出,太原要實現率先發展,離不開省直部門的支持。目前,國家和省里都為保障性住房建設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太原要利用好這些政策,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讓更多低收入群體有房住。
太原市領導要求各部門要進一步改進作風,搞好服務,按照“一次性告知、集中辦理”的要求,簡化審批流程,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此外,太原市還將對單位團購房予以規范,嚴格查處違法購房行為,維護正常的房地產市場秩序。
上一篇:全國房產稅試點方案即將出臺未囊括山西省住房
下一篇:太原市政府集中解答保障房中市民迫切關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