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房地產行業可謂多事之秋,從限購政策出臺,到行業降價促銷、地產大鱷戰略轉移,再到銀行存款準備金的下調,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前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房屋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三項依然處于歷史高位,行業投資量保持穩定,主要是源于前兩年土地放量的慣性和最近大量保障房的開工。調控政策的影響已傳導至融資、投資、開發等諸多環節。
2011年房地產行業總體表現為量跌價滯。我們系統地測算了開發商目前和歷史的資金壓力,只要政策堅持,2011年底至2012年初,開發商資金狀況會接近歷史最低水平,房價調整的廣度和深度將更為明顯,2011年行業所呈現的對峙局面將被打破。
目前重點上市公司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低點,下跌空間并不大,2012年上半年地產股主要以震蕩行情為主;下半年經濟和地產調控之間的蹺蹺板效應會體現得較為明顯,存在政策松動預期,地產股估值水平有望得到一定空間提升,更多投資機會出現在下半年。
與其他城市相比,北京的調控執行力度更是嚴格。今年前五個月市場受政策影響,量價走勢波動較大,自五月份后成交量保持相對平穩回落走勢,觀望氣氛增加,市場處于“干冷”階段,成交量低迷,而價格并未有回落跡象,進入四季度后,中低價樓盤漸成為市場成交主體,價格出現平穩回落。
面對當前經濟環境,房地產市場開始發生諸多變化。首先,隨著國內經濟轉型調整,房地產行業開始被動轉型,房地產市場開始進入以供求力量為主導的階段,政策力量成為常量。
2011年一線城市成交量與平均房價持續下滑,嚴厲的調控政策已使整個樓市進入相對漫長的調整期。未來,住宅市場將會步入“雙軌制”,隨著住房供應結構的變化,加之政策環境的影響,房地產業可能會面臨大規模行業洗牌。
上一篇:保障房頻現質量問題紙上驗收成為部門審驗關鍵
下一篇:?诒響B延續限購令 調控成果難松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