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樓市在跌宕起伏中走過了2011年,調控政策接連而至,無論成交量還是房價、地價均出現了明顯下滑,房企業績一片狼藉。2012年樓市走向依然撲朔迷離,在一次關于新年樓市走向的論壇中,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華遠地產總裁任志強、海爾地產董事長馮鏗均認為目前樓市的拐點還未出現,那么2012年的樓市又將走向何方?2012,樓市還有四大謎題待解。
謎題一:限購令將如何執行?
樓市調控最為嚴格的莫過于限購令,與其說去年是調控年不如說是“限”字年,新年到來這一政策將如何繼續執行成為了首要關注點。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年初開始執行限購令的48個城市中目前只有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25個城市表示繼續執行限購令,其他城市均未明確表態。但是限購令作為一項行政命令,缺乏長期可持續執行的法律依據。而且作為地方政府而言,對于限購令的執行積極性不高
謎題二:房產稅能否落地?
房產稅代替限購政策,作為一項房地產領域長期調控的制度成為時下熱議的一個話題。房地產政策的調控從短期目標來講,去泡沫是很重要的;中期來講,擴供給很重要,達成供求相對的平衡;從長期而言,制度建設非常重要,要避免上幾輪所出現的報復性的價格上漲,同時避免房地產資產化的投機性趨向。但目前而言,對房產的摸底工作將是頭等難題。
謎題三:房價底部何時可見?
其實對于房價問題不論政府還是學者以及開發商,均以價格回到“合理區間”為房價下跌的擋箭牌,但是時至今日沒有一人給出到底什么是合理區間的概念。聶梅生認為,房價的合理價位應該低于GDP與人均收入的增長,高于CPI與PPI的增幅,只要在這個區間內增長,房價便屬于合理價位。這就意味著房價每年有小幅上漲即為合理,但是記者認為,幾年前的房價暴漲已經透支了未來的上漲空間,因此在這輪調控下,春節后房價將進入實質下跌階段。
謎題四:保障房成房價穩定器?
2011年,1000萬套保障房的開工量創下歷史之最,也在改變著樓市的格局。加上今年計劃開工的700萬套,兩年內開工建設的保障房,幾乎達到整個“十二五”建設任務的一半。根據國務院部署,至“十二五”期末,保障房的覆蓋面將達到20%如,今年將有更多保障房投入供應,分配如何確保公平成為重要課題。業內人士建議,應加快建立保障房申請者經濟狀況核對的合理機制、住房保障方面的法制建設完善,堵塞漏洞。
上一篇:上海市將舉行保障房圖片展覽呈現多年建設成就
下一篇:太原區域道路網建設展現南城地產市場發展潛力